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惜的是此人现在身已亡故,当事之人多年来又了无音讯...”
话到后边已几不可闻,那女子眼珠一转似又想起了什么,接着道:“不过那韩立有一子尚在,如今应该是和常林一行人一起,娘娘您看要不要...”
太后思虑了片刻,摇摇头道:“算了吧,那女子对我也算有恩,我曾答应过她...唉!”
王太后突然叹息道:“如今我儿已经亲政,当年之事也早已尘埃落定,我们自己有何必再把它翻出来呢?”
“娘娘仁慈!”
那女子叩首,接着有些欲言又止道:“娘娘奴婢还有一事,皇上...这两天好像又出宫去了。”
此前一直表现得泰然自若的王太后,突然急得站起身来怒道:“你怎么早不说!”
只见她来回踱步道:“不像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个不孝子,哀家在这里替他殚精竭虑,他倒好整日只想着溜到宫外去玩乐,简直不成体统!”
农妇打扮的女子神色尴尬道:“娘娘您宽心,皇上身边有张公公在,还有刘公公的手下跟随保护,不会出什么事的。”
“你懂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这么不声不响的出了宫,出了意外谁担待得起?”
太后怒道,接着她转过身指着跪在地上的女子道:“赶紧带上你的人去找,找到后立刻带回宫来!”
女子心中发苦,这皇帝不愿意回来,她们怎么能带得动,嘴上却还是只能遵命道:“奴婢谨遵太后懿旨。”
说罢便躬身离去。
太后叹口气,宣了慈宁宫的总管太监进来,命道:“两件事!
第一,去告诉刘瑾,让他忠于自己的本分,看好他的主子!
第二...”
她招招手,只见一个宫女端着一大盘人参过来。
“这是关外进贡的长白山千年山参,带去赏给内阁次辅洛大人,念他劳苦功高让他拿去好好调养身体。”
“奴才遵命。”
老太监说罢小心翼翼的捧着山参离去。
※※※
肃州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节点,传说中是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
洪武年间朝廷在此地设立了肃州卫,由于长期处于抗击北元势力的第一线,再加上当地蒙、汉、色目人杂居,民风之彪悍比起荆湖等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地已深入河西走廊茫茫草原一望无际,定眼望去除了蓝天和草地目之所及之处就只有那延绵不绝的祁连山脉。
在一处水草丰润的游牧民营地里,一个裹着厚重棉衣的年轻人正在教当地小孩识字。
只见那年轻人耐心的指着地上用木棍写出的几行字道:“来你们跟我一起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添弟选晃,渝州红黄。
日月尹泽,嗔休列账。”
七八个孩童张开缺了颗门牙的小嘴大声念道,年轻人以手掩面,却还是笑着鼓励道:“不错、不错!
接下来你照着我的字在地上写,一边写一边像刚才那样念出来。”
七八个孩子中有汉人有内附的蒙古人、色目人,他们大多身穿羊皮袄子顶着个鸡窝般乱糟糟的头发趴在地上弯弯曲曲的写起字来,口中还念念有词,年轻人也就是韩彦看在眼中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个多月来韩彦跟着一行人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好不容易到了大明国西境的肃州一带,而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也确实让韩彦的内心天翻地覆。
一路上越往北走,路上的景致越发单调,到了长城附近更是处处荒凉。
沿途四处可见失去了土地饥寒交迫在生死线上徘徊的流民,他们沿路乞讨有些被迫卖儿卖女,还有些人数多、势力大的团伙为了生计沦为流寇去攻打郡县、州府,当然大多被明军所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