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再战芦子关(5)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梦想。
先秦的人们最大的梦想便是从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进阶为拥有土地和奴隶的“大夫”
阶层,汉代士人的梦想是能够位列“三公”
甚至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够位列“三公”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的梦想便是自己的家族能够与帝王家“共天下”
,隋唐的士人最大的梦想便是能够成为享受实封的功臣宰相然后拍着自己的坐床变着法子地向后辈年轻人夸耀,至于后面的两宋一直到明清,士人最大的梦想也不外乎中状元、点翰林、入阁拜相光宗耀祖…… 不过在广顺二年,这时候天下最荣耀最舒爽的事情既不是封公爵也不是拜宰相,而是拥有一块半割据的地盘,拥有一支相对独立的军队,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藩镇。
一般来讲,成为一方节度使,绝对是一个生活在五代『乱』世的人今生的最高成就,能够成为节度使的人,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代比较杰出比较成功的人士,至于极少数在节度使之外能够得到平章事甚至侍中、中书令加衔从而晋级为“使相”
的人,则是一些更加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是杰出人才当中的杰出人才,是成功人士当中的成功人士。
这是那个时代的公论。
李彬这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成为延州地方的藩镇。
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延州文官领袖这辈子一直致力于本地文官的政治地位,为此他可以选择和周密合作,他也可以选择向高允权妥协,他甚至毫不避讳地在彰武军中公然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全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让延州的文官们在未来的岁月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让受粗鲁单纯的武将『操』控的延州能够多一份理智,少一丝狂躁,而这种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颠沛流离的老百姓能够过上稍微安定点的日子。
在这个时代,文官或许为了保命而不得不频繁地更换主子,但是相对那些很少考虑黎庶生计为了权力和地盘打来打去的武将而言,文官们无疑是一个更有政治『操』守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操』守体现在即使是在最黑暗最晦涩的岁月里,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们仍然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基础。
如果没有这些文官们的努力,任由一百零七个藩镇肆无忌惮地来回厮杀,人类早就在这片土地上被自己杀光了…… 对于廖建忠和张图等人而言,搞掉高允权由李彬来当延州节度使,只不过是换个人来给大家发粮发饷罢了,尽管廖建忠本人颇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事实上在他心里从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应该。
当兵就要吃粮拿饷,这是天经地义的,当一个藩镇既拿不出粮又拿不出饷的时候,这个藩镇就理所当然应该被推翻掉。
这种想法的内在逻辑其实一点错都没有,只是在这里彰武军从军官到士兵似乎都忽略了一点,在吃粮领饷的同时,军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
或许在他们看来,你给我们发粮发饷,我们拥戴你做藩镇,这便是军队在享用粮饷的同时所应尽到的唯一义务了。
李文革和之前的延州军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从来不把士兵是否拥戴追随自己当作一个交换条件来看待,在他的队伍中也没有人敢于用这个条件来要挟粮饷。
其实这个的根本原因是李文革自己从来不克扣士兵的军饷和口粮,也不允许手下的军官们这么做,同时他自己也不会克扣军官的军饷和口粮。
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却绝不简单,若是手中没有足够的钱粮,李文革是没有条件这么做的。
李文革的幸运仅仅在于,他最初只有一个小队的兵,而背后却有李彬和秦固两方面的全力支持。
而在他的部队大幅度扩充之后,他又已经拥有了抄高家府库掠来的大量浮财——虽然说这并不是真的打土豪分田地,实质效果却是一样的,李文革自己有钱养兵,自然可以不用克扣军官士兵的军饷口粮。
而粮饷充足的官兵们只要不想砸掉自己的饭碗,就不可能主动背叛给自己发粮发饷的李文革。
在一支基本上不存在克扣粮饷问题的军队里,军纪也好,战斗力也好,都是可以稳步提升的,任何个体的不满都不可能在军营中激起连锁反应,因此或许会出现个把逃兵或者叛徒,但是整建制的叛『乱』或者哗变却绝没有可能。
李文革认为,士兵们获得足额的粮饷是天经地义的,同样,他也认为士兵们遵守军纪并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是天经地义的,不管有没有他李文革,都应该是一样的。
这种观念在他的部队中或许很少有人能够将之形诸语言,却已经在无形中渐渐树立了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廖建忠等人所率领的那些墙头兵在李文革所率领的士兵面前几乎就是一群纸糊的乌合之众,而廖建忠等人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才会提出推戴李彬为彰武军节度的建议。
这是一次罕见的妥协,是延州军方历史上第一次向文官集团作出妥协,而造成这种妥协的原因则是文官集团本身拥有了一支令军方望而生畏的武装力量。
李彬心中暗自叹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保举李文革出任队官才仅仅半年多一点,延州局面居然便有了如此戏剧化的变化,一向视文官为草芥的武将们居然主动提出推举一个文官来担任节度使……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马上得天下,信哉斯言…… 若是早上个一二十年,李彬还有些少年意气的时候,说不定真的会头脑一热便答应下来,成为一方藩镇的诱『惑』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抗拒的,李彬也是凡人,不可能不动心。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李彬早就过了那种天真冲动的年纪了。
这群大头兵一点也不怕自己,他们怕的是李文革。
无论李文革现在对自己有多么尊敬,此人在军中已经成了气候了,芦子关一战斩首两百余级,这是延州对阵定难军以来二十年未有之大捷,如此名将之材,不可能久居人下。
目前此人对自己、对文官集团的态度还算亲近,却与彰武军节度府方面仇怨颇深,这一点是文官集团与其结盟的基础。
仅有这个基础,并不牢固。
李彬自己很清楚,这个年月,不要说自己和李文革这种原先的主仆关系,就算是翁婿之亲也屁用不抵,否则高允权便不会为了那点浮财抄了他老丈人的家,将高绍基母系的那些人杀得干干净净。
只有在利益和目的上实现一致,李文革和延州文官之间的联盟才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所幸的是,李文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武夫在对待黎庶的态度上颇令人欣慰。
他不但能够坚决地支持文官们所有有关民生经济之道的举措,甚至自己愿意为了搭救几个流民不惜与节度衙内翻脸动武…… 这样的武人,才是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武人…… 彰武军节度使,只有李文革可以接替——这是李彬与秦固等延州地方官私下达成的共识。
只不过仅有文官们的支持还远不够,军方、士族、文官,延州三位一体的政治格局中,士族豪门对李文革的态度一贯不是很好,这些大贵族看不上一个半年前还是文官府中奴才的人是很正常的,只不过目前这些人畏于前营那明晃晃的刀枪不敢公然斥骂李文革罢了。
除此之外,在今天之前,军方的态度也极其暧昧,现役的军人们在年前的兵变中几乎被李文革的部队打残了,尽管没有死掉多少人,但是如今提起李文革和其麾下军队便人人『色』变,那些已经退役的军方元老态度就更加不屑,李彬本来以为军队会对李文革及其那支特立独行的军队怀有深切的敌意,然而今日的结果却令他大大意外了一把。
稍微想了想他就明白了过来,李文革年前一举给全军加发了半年的粮饷,令士兵们极为高兴,对他也极为感激;同时他搬空了高家的府库,让高允权父子几个月来发不出一粒粮一文钱,士兵们自然便对高家越加失望不满,此消彼长之下,几乎没花什么功夫,军队作为一个整体便悄然倒戈了,今天这个结果看似诡异,实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
林风,一个毫无上进心的青年,偶然得到了本源,掌控空间时间法则,在都市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去过古代和嬴政喝过酒,给曹操出过馊主意,跟李世民吹过牛,在民国打过鬼子。领略过战争,享受过盛世,林风究竟会如何?书群284875801...
带着一份先知先觉穿越到了‘诛仙’的世界,一晃八九年的时间过去了,剧情也终于开始了。利用自身的优势,让普智不忍心杀自己。利用性格的优势,让道玄真人为之钦佩。利用记忆的优势,顺利的呆在祖师祠堂。利用人格的魅力,让万剑一对自己刮目相看。前世今生,无剑无我,白衣似雪,万剑归一。我是万剑一的徒弟,同时也是那个人唯一的转世。...
算天机测福祸卜运程驱邪避煞逆天改命扭转乾坤。术士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法术之士。...
凤云烈,前世神童少女曲初雪意外魂穿进入四国大陆,凤云烈是凤家废材,灵力召唤能力统统没有,不过废材又能怎样,九条魔兽一样驾驭,看她怎样艳惊四国大陆。君王轩辕幽煞魅眼一挑,云烈,我准你做我的皇后!哼,你打得过我再说!君王怒严硬上弓,废材三小姐怎样逆转,擒获俊美君王心和人,傲视成为四国大陆上的最年轻的天才召唤师,如何抱得美男归!!...
高峰是个普通的高中生,某天他忽然拥有了透视的异能,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别人还在为金钱苦苦奔波时,高峰已经数钱数到手抽筋,当别人还在谈论某某女星不慎走光时,高峰对于各种绝色美女,他早就看腻了!什么,这样很爽?高峰表示,这只是他得到一台神奇增效仪后,所带来的变化,更爽的还在后面!精彩的人生,已经开始!...
他一言不合就将她压倒在沙发!还说贴身保镖重点在贴身两个字上。 靠,你要不要脸啊!她生气的骂道。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男人还有没有节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