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昭宗从华州回来以后,心情就不好,整天喝酒,喜怒无常,身边的人个个自危。
于是,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人就密谋废掉昭宗。
他们带着兵马冲进宣化门,刘季述对昭宗说:“陛下您太累了,想退位休息,大家都希望太子能监国,您去东宫享福吧。”
说完,就扶着昭宗和皇后坐上马车,身边就十几个宫女太监。
到了少阳院,刘季述用银挝在地上划道道,数了昭宗几十条罪状,然后把门锁上,用铁水封死,还在墙上挖了个洞送吃的喝的。
刘季述他们伪造圣旨,让太子李裕监国,不久就让李裕当了皇帝。
崔胤一看这形势,赶紧派人去说服神策指挥使孙德昭:“现在反贼就刘季述、王仲先这几个,你要是能杀了他们,迎皇上复位,那你可就名利双收了,千古流芳啊!”
孙德昭一听,说:“相公有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于是,他联合右军都将董彦弼、周承诲,把刘季述他们给杀了,迎昭宗复位。
昭宗说:“李裕还小,这事儿不怪他。”
就把他贬为德王。
昭宗赐给孙德昭他们姓李,还让他们当了大官,留在身边保护。
赏赐的金银财宝多得数不清,当时人们都称他们为“三使相”
。
这时候,昭宗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了崔胤,宦官们对他恨得牙痒痒。
崔胤想除掉所有的宦官,昭宗就问问韩偓的意见。
韩偓说:“不如挑几个最坏的杀了,挑些好的留着用,做得好就赏,做得不好就罚,这样大家就都安心了。”
昭宗觉得有理。
可崔胤还是坚持要杀光宦官。
宦官们得知崔胤的密谋后,日夜商量怎么除掉他。
崔胤一看形势不妙,赶紧给朱全忠写信,说是皇上密诏,让他带兵来迎驾。
朱全忠一看信,立马起兵从大梁出发,上表请求昭宗去东都。
京城里一听朱全忠来了,都吓得要命。
宦官韩全诲等人带着兵马在殿前摆开阵势,硬是把昭宗劫持到了凤翔。
昭宗不答应,拔出剑来登上乞巧楼。
韩全诲等人逼昭宗下楼,昭宗没办法,只好带着皇后、妃子、皇子等一百多口人,骑着马哭着走了。
韩全诲他们一把火烧了宫城,昭宗就去了凤翔,朱全忠的军队则驻扎在河中。
崔胤跑到河中,哭着求朱全忠出兵。
朱全忠一看,行,带着五万大军就进攻凤翔。
李茂贞几次出兵都被打败,粮食也快吃完了。
昭宗没办法,只好把御衣和小皇子的衣服拿到市场上卖,换点钱用。
最后,昭宗把李茂贞等人叫来,商量跟朱全忠和解。
李茂贞一个人去见昭宗,请求杀掉韩全诲等人,跟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回京。
昭宗一听李茂贞愿意跟朱全忠和解,高兴得不得了,立马把韩全诲给抓起来杀了,还顺带着把七十多个宦官也给咔嚓了。
昭宗回到长安,又把崔胤提拔为同平章事。
崔胤可不含糊,又上奏说宦官掌兵干政,不除根儿的话,祸患无穷。
他请求昭宗把宫里的宦官和内外的监军都给撤了,昭宗也答应了。
这一天,朱全忠带着兵马,把第五可范以下的几百个宦官都赶到侍省,咔嚓咔嚓全给杀了,那惨叫声,整个皇宫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还派使者到各地去,把各道的监军也都给杀了,只留下三十个穿黄衣服的、年纪小身子弱的宦官,让他们打扫卫生。
朱全忠带着兵马驻扎在河中,杀了崔胤、郑元规这些人,然后派个牙将捧着表章,说邠岐的李茂贞的兵马逼近京城了,请昭宗迁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