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隆基这才出来见相王,磕头请罪,说没提前告诉他。
相王笑了笑:“江山社稷没丢,都是你的功劳。”
接着,相王李旦即位,就是睿宗。
他把重茂又贬回了温王。
睿宗想立太子,宋王成器是嫡长子,但隆基功劳大,他拿不定主意。
成器挺懂事,说:“国家安稳的时候,自然该立嫡长子;国家危难的时候,就得立有功的。
我死也不敢排在隆基前面。”
睿宗一听,就这么定了,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当了太子后,姚元之当了兵部尚书,宋璟当了吏部尚书,这俩人齐心协力,改掉了中宗时期的坏毛病。
提拔忠良,罢免坏蛋,赏罚分明,朝廷风气那是焕然一新。
大家伙儿都说,这有贞观之治的遗风啊!
太平公主呢,是武则天妹妹的女儿,聪明伶俐,心眼儿多,武则天觉得她跟自己挺像,特别疼爱她。
当年杀二张兄弟,公主也出了不少力。
这回又跟隆基一起除掉韦氏,立下大功,地位那是越来越高。
皇上跟她商量政事,宰相的任免,她一句话就能定。
她推荐的人,升的官儿那叫一个快,多得数不清。
她的权力比皇上还大,家里门槛都快被踩断了。
可公主心里头啊,有点怵李隆基的英明神武,就老散布谣言,想给他使绊子。
有一天,皇上对侍臣们说:“有个算命的说,五天之内有急兵入宫,你们得给我准备好。”
张说一听,心里明镜似的,说:“这肯定是奸臣想挑拨太子和您的关系。
您不如早点让太子监国,流言自然就没了。”
姚元之也附和道:“张说这话,可是为了江山社稷啊!”
皇上一听,高兴了,马上把宋王成器打发到同州当刺史,幽王守礼去幽州,太平公主则被安排到蒲州。
同时,让太子监国。
到了第二年秋天,西边天上出现了一颗彗星,直冲太微星。
太平公主又找来个算命的说:“彗星出现,就是要除旧布新。
您看,帝座和心前星都有变化,这说明皇太子要当天子啦!”
皇上听了,心里头明镜似的,说:“为了传德避灾,我主意已定。”
八月里的一天,皇上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这就是后来的玄宗明皇帝。
太子一开始还推辞呢,可太平公主却劝皇上,传了位也得自己管大事。
太子即位后,尊睿宗为太上皇。
太上皇在位那三年,三品以上的官儿任命和大政方针,还得他点头。
太平公主仗着太上皇的势力,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跟新皇上有了矛盾,就跟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他们合计着废掉新皇上,还想下毒手。
新皇上可不含糊,跟岐王范、薛王业还有内给事高力士他们合计好,带了三百兵马,把萧至忠、岑羲给咔嚓了,窦怀贞自杀了,尸体也被戮了。
太上皇一看这架势,下了道诏书,说以后军国大事,都由皇帝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