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豆丹(第2页)

将两个青虫都放在手心中,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哈哈,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再次见到故土之物,何其幸运,此物竟然没有在灾变之中灭绝,真是不容易。”

万书轩心中的一口闷气,在见到这青虫后,顿时烟消云散,心情十分舒畅。

他看着手心那抬头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好像一头威武的雄狮,在巡视领地的两个小家伙,不由仰天大笑,声震八方,惊起林中无数飞鸟盘旋。

就连在其手心不断啃咬的两条小虫,都被这声音震得害怕起来,直接蜷缩成两团小小的青绿色肉球。

“只可惜,此物虽在,却已是今非昔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诗倒真是应景了,道尽了你我这般悲凉凄惨,你俩不就是那此地的黄鹤楼,而逝去的一切不就是那黄鹤吗。”

万书轩感叹道。

思绪纷飞,莫名的眼角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缓缓滑落,心中直觉伤痛感袭来。

哪怕是阳光直射身上,也感觉整个人都凉飕飕的,不由吟唱起千古名诗来抒发感情,看着手心两个肉团,心头一阵苦涩。

万书轩之所以如此激动,却是睹物思人的缘故。

在万书轩掌心的事物,在当地被称之为“豆丹”

实则是大豆上生长的虫子,别名也叫豆虫或豆天蛾。

古时,曾有典籍这样形容豆丹。

豆之虫者名丹也,乃豆上长之虫,捉而食之,味极鲜美,入土成环状,名之曰“丹”

,这便是豆丹的由来。

而古圣先贤又是这样评价豆丹的,其色香味为人所珍爱,当奉为极品。

作药复可驱寒养胃,佳肴若此,常引五湖食客争相走之,特奉几碟,予君观之,若能躬身品之,当此生无憾矣!

豆丹的幼虫就是万书轩现在看到的样子,主要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生命。

不过,由于豆丹多寄生于大豆等植物,被人视为需要消灭的害虫,在其他地方直接就被灭杀了,所以说豆丹完全是万书轩家乡的特产。

万书轩的家乡在尹山镇,其食用豆丹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了。

当地在古时便已经盛行此风,可以说尹山这个小地方,完全是豆丹的起源地。

正是在此地,豆丹才开了历史之先河,得以成就豆丹文化,被历代先贤所推崇备至,为世人所知。

奈何在岁月的侵蚀之下,世人再也不知豆丹之名也。

豆丹无论是用来当做美味,还是用来入药治病,在尹山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使用豆丹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

其入菜的形式多样,清焖、制汤、烧炒,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尤其是在暗夜之灾发生前,就已经走向全国,甚至在国外都会看到豆丹的身影。

万书轩就曾记得,小时候在大豆生长的季节里,为了给弟弟增加营养,就特地跑到田地里,去捉这些小家伙,做成丹羹给弟弟吃,每一次从傍晚下地,一直要忙碌到第二日清晨太阳升起才会停下。

因为这些小家伙实在是太难找了,绝大多数数都待在土里,只有晚上才会从土里钻出来进食,只有这个时候才容易抓到。

别看忙碌了一夜,其实并没有多少。

第二天只能收获十几斤,等到最后做出来成品,也就一两斤的分量,十分珍贵,但营养价值极高。

这样的十几斤,最起码也能够卖到上千块钱了。

这也是为什么万书轩愿意花费一个晚上,也要去捉的豆丹给弟弟吃的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至高审判长

至高审判长

至高审判长由作者骑着青牛的猪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至高审判长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寄读生的一号公馆

寄读生的一号公馆

在西元高中读书第一谨记别惹寄读生。在西元高中读书第二谨记别进寄读生的一号公馆。在西元高中读书第三谨记勿必谨记以上一二条。...

乡野透视高手

乡野透视高手

周小宝,苦命的孩子,雨夜爬寡妇的墙,结果被雷劈成了透视眼,从此想看谁就看谁。他纵情于乡野之间,驰骋于大都市之中,泡村长的女儿,逆袭白富美,各种花朵扑面而来。...

国际寻宝王

国际寻宝王

一朝梦醒,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人生猛然来了一次超级转折寻宝之旅,就此开启创建了一个书友群,希望朋友们进来提意见,群号632620307...

凤破天下:王爷滚下榻

凤破天下:王爷滚下榻

传言,靖安王俊美无双,一袭银袍倾天下据说,他竟自降身份,求娶懦弱无能且貌不惊人的她原来,娶她只不过是利用她,谁知,一场‘意外’,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却迎来了全新的她和他。这里有神秘的兽宠,超萌的宝宝,腹黑深情的男主和贪财搞怪的女主,亲们还等什么,赶紧跳坑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极品草根太子

极品草根太子

豪门后代的草根生活。一个贱人的故事。有兴趣扯淡的书友可加普通群7o44355)(原VIp一号群已满,起点初V高V用户可入VIp二号群211o46712入群需验证截图。)新书明朝伪君子已,请大家支持,砸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