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位来自西域的使节由衷地赞叹道。
“我从未想过,古老的东方文化能够以如此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简直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一位来自南洋的商人激动地说道。
这些赞誉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国内,迅速在民间掀起了一股“新文化”
的热潮。
书画作品被争相收藏,新编戏剧场场爆满,就连那些融合了传统元素的新式服装也成为了百姓们追捧的对象。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场文化盛典表示欢迎。
一些思想保守的官员,对这些打破传统的创新之举嗤之以鼻。
“荒唐!
简直是胡闹!”
一位老臣指着舞台上正在表演的戏剧,气得吹胡子瞪眼,“这哪里还有半分我大梁传统文化的影子?!”
然而,面对这些质疑,郭凌峰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创新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更是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
看到这些,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也开始动摇了。
他们亲眼目睹了文化创新的成功,亲耳听到了来自百姓和国际友人的赞美,他们开始反思,或许,创新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最终,在一次朝堂之上,一位曾经强烈反对文化创新的老臣站了出来,他对着皇上深深一躬,语气诚恳地说道:“皇上,老臣先前固执己见,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请皇上降罪!”
皇上面露微笑,虚扶起老臣,“爱卿能够幡然醒悟,朕心甚慰。”
这场文化盛典,不仅让大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所有人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永葆活力。
而在这场文化盛宴的背后,一些眼尖的富商们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们纷纷找到郭凌峰,语气热切:“郭大人,我们想……”
几位富商你一言我一语,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他们摩拳擦掌,渴望抓住这股文化创新的浪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郭大人,我们想投资建设几家戏院,专门演出这些新式戏剧,您看如何?”
一位经营着绸缎庄的富商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郭大人,我愿意出资开办一家印书坊,专门刊印那些融合了新式绘画风格的书籍,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些优秀的作品!”
另一位经营着文房四宝的富商紧随其后,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到这些富商对文化产业展现出的热情,郭凌峰心中暗暗欣喜。
他知道,只有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让文化真正地“活”
起来,才能让文化创新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