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王曾 北宋连中三元的宰相诗人(第1页)

他是北宋“连中三元”

的状元宰相,也是宋仁宗赵祯颇为倚重的智囊。

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对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举予以规谏。

宋仁宗即位后,他协助刘太后稳定政局,巧用智谋驱逐权臣丁谓,有力地稳定了朝局。

他主张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曾举荐范仲淹、包拯等人。

他历经三朝,两度拜相,为政期间,秉持公正,为北宋的稳定与繁荣立下了赫赫功勋。

他就是绵里藏针的北宋一代贤相——王曾。

王曾,字孝先。

青州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人。

北宋“连中三元”

的状元宰相,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诗人。

宋仁宗赵祯颇为倚重的智囊。

公元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王曾出生于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今山东省青州市郑母镇)。

他的祖上为太原王氏一脉,于唐末五代时避难居于青州益都,遂定居于此。

王曾八岁时,便父母双亡,沦为孤子,幸得叔父王宗元悉心抚养,视如己出。

王曾自幼聪慧过人,悟性极高,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叔父王宗元的支持下,王曾拜同里张震为师。

张震乃是当地名儒,学养深厚,教学严谨。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王曾擅作诗文在当地声名远扬。

《宋史·王曾传》:记载:“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

少年时代的王曾,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寡言少语,却心怀壮志。

他曾作《早梅》诗一首:“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

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

诗中赞颂傲雪凌霜、芳冠百花的早梅,以梅花自喻,展现出不畏艰苦、进取争先的雄心壮志,流露出科举中状元、入仕为宰相的远大抱负。

他拿着这首诗拜见素有文名的大臣薛奎,薛奎读罢大喜,赞叹道:“足下看来不但要中状元,还要做宰相呢!”

此诗一出,王曾的才华与志向更是传为佳话。

公元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

王曾满怀壮志,踏上了科举之路。

科举之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然而王曾却凭借着扎实的学问功底、敏捷的思维以及沉稳的心态,在解试中,名列榜首,夺得解元。

紧接着,在省试的考场上,王曾再次力压群雄,高中省元。

最后在殿试中,王曾被宋真宗御笔钦点为状元。

《宋史·王曾传》记载:“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

王曾由此成为北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连中三元”

之人,消息传出,整个京城为之轰动,士人们对他钦佩有加。

当时着名文学家杨亿见到王曾所作的《有物混成赋》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金殿传胪后,王曾以将作监丞的身份担任济州通判。

王曾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头脑,他依旧谦逊有礼,保持着那份沉稳与淡定。

在给叔父王宗元的信中,他写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积德,大人不必过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