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崔浩 他自比张良却远不如张良(第1页)

他出身名门贵族,是北魏的三朝元老,也是有着一流军事谋略的北魏第一谋臣。

他数次挺身而出力护北魏周全,是北魏统一北方的重要人物,最终却因编修国史被夷五族。

他就是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的主人公——崔浩。

公元439年,北魏太延五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一百多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

时期。

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它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一位汉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汉人就是崔浩。

公元381年,东晋太元六年。

崔浩出生于北方高门士族清河崔氏,自汉代以来,崔氏家族便在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累世为官,门第显赫。

崔浩的七世祖崔林,在三国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乡侯。

他的曾祖崔悦,是后赵的司徒右长史。

他的祖父崔潜,是后燕的黄门侍郎。

他的父亲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期曾出任吏部尚书,封白马公。

与崔家联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也都是高门士族。

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显贵的家族,崔浩自幼便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熏陶成长,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与极高的悟性。

他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广泛研读各类典籍,无论是儒家经典、道家思想,还是阴阳五行、天文历法等深奥的学问,他都能深入钻研,且融会贯通。

《魏书·崔浩传》记载:“少好文学,博览经史。

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可以说崔浩是一枚妥妥的通才。

北魏初期,天下尚未完全平定,政权正处于从游牧部落联盟向封建王朝转型的关键时期。

鲜卑拓跋氏统治者在努力巩固自身统治的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吸纳汉族的先进文化与政治制度,以实现对广大中原地区更为有效的治理。

崔浩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了北魏的政治舞台,他凭借家族的威望以及自身的卓越才能,还未成年,就做了北魏道武帝拓跋跬的秘书,主要负责朝廷的文书撰写和典籍整理工作。

公元398年,北魏天兴元年。

崔浩干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后,转任着作郎。

崔浩的书法写得很好,拓跋跬经常让他随侍左右。

但这个差事并不好干,而且风险很大。

晚年的拓跋珪服食寒食散,脾气暴躁,疑神疑鬼,喜怒无常,动辄因小事诛罚随侍,众人无不逃避,以躲避眼下之灾。

不过崔宏、崔浩父子素来恭敬殷勤,小心谨慎,故得以保全性命。

公元409年,永兴元年。

道武帝拓跋珪被他的儿子拓跋绍杀害,后来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即位,史称明元帝。

拓跋嗣即位后,崔浩迎来了政治生涯的重要发展机遇,他被封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

崔浩经常为拓跋嗣讲授经书,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优势,在讲解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能够将深奥的经典义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拓跋嗣,使拓跋嗣对儒家经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赢得了明元帝的特别优厚待遇。

拓跋嗣对阴阳术数有着浓厚的兴趣,崔浩便凭借自己在这方面的专长,为其讲授《易经》《洪范》《五行》等经典着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