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 刘穆之 宋武帝刘裕的头号谋士和定海神针(第2页)

刘穆之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地,组织物资调配,确保军队的粮草供应源源不断,军备器械精良完备。

随着刘裕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所掌控的地域范围也不断拓展。

在这一过程中,刘穆之在治理地方方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才能与智慧。

他深刻认识到,地方的稳定与繁荣是整个局势得以稳固的根基所在。

因此,每当刘裕的军队攻占一地之后,刘穆之便迅速且有条不紊地着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他大力推行宽政,以减轻百姓长期以来所承受的繁重赋税负担为首要任务,积极鼓励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时为商业贸易的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百姓们得以重新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也逐步恢复稳定。

而这一切,都为刘裕在前线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成为刘裕能够持续对外征战、开疆拓土的坚强后盾。

不久,刘裕击败桓玄、攻占建康,在这个过程中,刘穆之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很多事情时间紧急需要仓促决定,但刘穆之都处理得相当妥当。

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

《宋书》记载:“从平京邑,高祖始至,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也。

遂委以腹心之任,动止咨焉;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

刘穆之也因平定桓玄之功,被封西华县五等子爵。

在东晋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刘穆之更是刘裕得力的政治助手。

当刘裕凭借军事上的辉煌成就,逐渐在东晋朝廷中崭露头角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地位、扩充权力的关键问题。

刘穆之洞察朝廷内外的政治势力动向,为刘裕出谋划策。

他充分发挥卓越的政治谋略,巧妙地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利益纠葛,积极联合朝中那些支持刘裕的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联盟。

同时,他以果断而坚决的手段,对那些企图阻碍刘裕前进的反对势力予以有力打压。

例如,在处理与东晋宗室以及其他门阀士族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时,他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精妙策略。

对于那些愿意顺应时势、与刘裕合作的势力,他慷慨地给予一定的政治利益与地位,使其心甘情愿地为刘裕所用;而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坚决抵抗的势力,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坚决打击,以雷霆手段清除刘裕前进道路上的政治障碍。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巧妙实施的政治运作,刘裕在东晋朝廷中的地位日益稳固,权力也如同滚雪球般不断集中,为其最终实现代晋自立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政治基础。

公元407年,义熙三年。

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

按官位和声望,应该由刘裕接任,但刘毅等人却不想让刘裕掌握中枢权力。

于是,刘毅建议由中领军谢混接替王谧的职位,或者让刘裕在丹徒任扬州刺史,而中枢事务则交由孟昶负责。

当时,刘毅派了尚书右丞皮沈将这两个建议告知刘裕,皮沈先去见了刘穆之,并将朝中议论的情形也一并告知。

刘穆之听后,意识到这是刘毅等人对刘裕的算计,于是假装如厕,暗中告知刘裕不可顺从皮沈带来的两个建议。

刘裕与皮沈见面后,便召来刘穆之询问原由。

刘穆之分析道,晋朝经历过司马道子乱政及桓玄篡位后,已经摇摇欲坠,而刘裕现在功高盖主,只能往上走。

而刘毅等人又不甘心臣服,迟早会撕破脸。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