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张宾 自诩张良的他成功把一个奴隶扶上了龙椅(第2页)

在石勒势力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来自内部的竞争与挑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与汉赵国另一位大将王弥之间的矛盾。

王弥是极具实力和野心的将领,他与石勒之间的明争暗斗逐渐白热化,两人都想除掉对方。

于是,石勒向张宾问策,寻求应对之法。

张宾经过深思熟虑,向石勒献计先引诱,再麻痹,然后出其不意,一击消灭。

石勒接受了张宾的建议。

很快,机会就来了。

王弥与晋军刘瑞相持,形势十分危急。

当时,石勒正在进攻陈午,但还没有攻下。

王弥请求石勒增援,石勒本来不想答应,但在张宾的谋划下,石勒亲自率军支援,击败晋军,斩刘瑞。

王弥很高兴,认为石勒是可靠的盟友,便对石勒放松了警惕。

等到王弥彻底被麻痹后,张宾提示石勒,可以收网了。

石勒请王弥赴宴,王弥的下属担心这是个陷阱,极力劝阻,但单纯的王弥认为石勒对他一片赤诚,于是贸然前往。

席间,正当王弥喝得酣畅淋漓之时,早已埋伏好的伏兵击杀了王弥,随后,石勒将王弥的部下全部收编到自己帐下。

石勒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大,汉赵的皇帝刘聪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不得不加封石勒为镇东大将军,石勒领并州刺史,督管并州和幽州一切事宜。

可以说,张宾的这一计,为石勒以后自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312年,永嘉六年。

石勒准备南攻建业,试图在南方拓展势力范围。

然而,镇守建业的司马睿也非等闲之辈,他迅速汇集江南兵力于寿春,派扬威将军纪瞻都督诸军以防御石勒。

当时江淮地区连降大雨,石勒的军队因饥饿和疾病,死伤惨重,军情十分紧急。

石勒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右长史刁膺主张先投降,待晋军南撤再伺机而动,这一建议显然与石勒的雄心壮志相悖,石勒并不满意。

夔安、孔苌、支雄等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但石勒都觉得不够周全。

最后,石勒问计于张宾。

张宾首先否定了投降的办法,他指出石勒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投降晋朝绝对不会得到原谅,反而会遭受灭顶之灾。

《晋书·石勒载记》记载:“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还相臣奉乎!”

其次,张宾深入分析当前局势,提出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计划。

张宾认为,石勒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华北地区,特别是重镇邺城。

邺城地势险要,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且地理位置优越,向西可与平阳相连,四周山水环绕,犹如咽喉要道般重要,占据此地,便能够掌控整个华北地区的局势。

《晋书·石勒载记》记载:“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

最后,张宾还对晋军的心理进行了精准的揣摩,他认为晋军只求自保,不会冒险追击。

基于此,张宾建议石勒可以安全地率军北还,并将重点放在经营北方。

具体的行动方案是,让辎重部队直接从北道返回,大军则佯装向寿春进军,待辎重部队安全通过后,大军再缓缓撤回,这样便能够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石勒听了张宾的计划后,心中豁然开朗,他被张宾的深谋远虑和周全考虑所折服。

当即决定采纳张宾的建议,率军北还,并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经营北方。

张宾的这个策略,对石勒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此,一直以游击战为主的石勒,开始拥有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势力也逐渐从四处游击的流寇式军队,转变为拥有稳固根基、能够进行大规模战略布局的强大势力,开启了平稳发展的新篇章。

石勒封张宾为右长史,加中垒将军,赐予“右侯”

的尊号,以表彰他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自此,石勒始终以右侯称呼张宾,对张宾十分的依赖和敬重。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