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 桑维翰 他成就了一个儿皇帝却丢失了一片好河山(第2页)

在桑维翰看来,当下形势危急,后唐朝廷既已对石敬瑭心怀恶意,主动示弱求饶绝非长久之计,唯有与契丹结盟,方可在乱世中寻得一线生机。

石敬瑭听后,心中虽仍有犹豫,但在桑维翰的极力劝说下,也开始倾向于这条险路。

同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反叛,并让桑维翰起草了向契丹称臣的表文,表文中的内容惊世骇俗:事成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石敬瑭愿称“儿皇帝”

,以侍奉父亲的礼节对待耶律德光,并誓言永不背弃。

此表文一出,石敬瑭帐下诸多将领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卖国求荣之举,将使华夏大地门户洞开,后患无穷。

就连石敬瑭的另一位谋主刘知远都觉得过分,刘知远政治眼光长远,认为此举极为不妥,他极力劝阻石敬瑭。

然而,此时的石敬瑭已经失去了理智,在他眼中,个人利益远比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重要。

于是,石敬瑭不顾刘知远的忠言,毅然决然地送出了桑维翰写的表文。

耶律德光看后欣喜若狂,觉得真是天助自己,于是约定八月以后倾国来援。

石敬瑭举兵叛乱后,后唐朝廷迅速反应,派张敬达率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攻打晋阳。

石敬瑭的军队初战不利,陷入苦战,晋阳城中人心惶惶。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桑维翰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决断力,他建议石敬瑭坚定降附契丹的决心,并亲自奔走联络。

当得知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也在暗中贿赂耶律德光,妄图使契丹转而支持自己称帝时,石敬瑭惊恐万分,唯恐契丹倒戈。

桑维翰挺身而出,星夜奔赴契丹大营。

在契丹大营中,桑维翰不顾尊严,跪于帐前,从清晨直至日暮,涕泪横飞,向耶律德光力辩援石敬瑭之必要。

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向耶律德光描绘出一幅契丹扶持石敬瑭称帝后,能从后晋获取无尽财富与利益的美好图景。

《旧五代史·桑维翰列传》记载:“跪于帐前,自旦之暮,涕泣争之。

契丹乃从之。”

随即,耶律德光亲率契丹大军,协助石敬瑭解了晋阳之围,并一路势如破竹,帮助石敬瑭建立了后晋。

桑维翰的这一举动,虽然帮助石敬瑭暂时稳固了政权,但也为他留下了千古骂名。

石敬瑭称帝后,桑维翰因功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权知枢密使事。

不久,杨光远杀张敬达,归降石敬瑭,晋安寨陷落,后唐灭亡已成定局。

在耶律德光的要求下,石敬瑭又任命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权知枢密使事,赐“推忠兴运致理功臣”

号。

一时间,桑维翰位极人臣,荣耀加身,实现了年少时“公辅之望”

的梦想。

后晋建立之初,桑维翰凭借拥立之功,位居宰辅,朝堂之上,他一言九鼎,成为后晋政权的核心决策者之一。

在治国理政方面,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远见卓识。

公元937年,后晋天福二年。

桑维翰向石敬瑭提出“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

的内政外交方针。

在对外政策上,他极力主张与契丹维持良好关系。

后晋政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契丹贵族的帮助,而当时契丹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足以影响中原政局。

后晋建立之初,国家势力较弱,不足以与契丹抗衡。

因此,桑维翰建议石敬瑭采取卑辞厚礼的政策,以维持与契丹的和平关系。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