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被誉为满清第一功臣,也被骂作大明第一罪臣。
他是皇太极的心腹谋士,也是清朝规制的奠基者。
他制定进兵方针,计取中原,为清朝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建立国家制度,确定宽容政策,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就是历四世辅三主的大清第一文臣——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
清朝初期政治家、谋略家、开国重臣,清太宗皇太极的心腹谋士。
公元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
范文程出生于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文官屯。
范文程是个不折不扣的名门之后,他的远祖是宋代名臣范仲淹。
范氏一族自范仲淹起,世代为官。
范仲淹之孙范正国在靖康之变后南迁江西临川,后又迁至乐平。
明洪武年间,范文程的七世祖范岳,在担任云梦县丞时触犯律法,被流放到了辽东沈阳卫,便世居沈阳。
范文程的曾祖范鏓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但没有去上任。
他的祖父范沈做到沈阳卫指挥同知。
他的父亲范楠,没有官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范文程,自幼便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儒家教育。
他少年好学,聪颖敏捷,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饱读诗书,稍长便有了出众的文采。
公元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
十八岁的范文程与其兄范文寀,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
《清史稿》记载:“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
然而,当时的明朝,已呈现出一派迟暮之景。
政治上,朝廷内部腐败丛生,宦官专权与文官集团的党争愈演愈烈,官员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成风,严重削弱了明朝政府的统治能力。
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一方面,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大量土地被皇室、贵族和官僚所占有,普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百姓的负担愈发沉重。
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旱灾、水灾、蝗灾等,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军事上,明朝面临着来自北方后金政权和内部农民起义军的双重威胁。
后金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势力不断壮大,对明朝的辽东地区发起了多次进攻,明朝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失地丧城。
而内部的农民起义军,如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起义队伍,也在各地迅速崛起,他们反抗明朝的统治,攻城略地,使得明朝政府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在随后的岁月里,范文程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更进一步。
公元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归降了后金。
关于范文程归降后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八旗军攻下抚顺后,大肆掳掠,并将所得人畜分别赏赐给有功官兵,降民编为一千户。
《清太祖实录》记载:“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其降民编为一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