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拳成兵器就(第1页)

随着“铮~”

的一声嗡鸣,阿豪手里一支寒光闪闪的剑被抽出了鸡翅木剑鞘。

这是一支双手握持的长剑,比一般的剑要长了四十厘米。

剑身像镜面一样照出了阿豪的脸,在灯光下一照,隐隐有羽毛样的纹路。

锋利的剑刃,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

“不要碰!”

方诗华出言阻止了阿豪要摸上去的冲动。

他接过剑,随手抄来一张A4纸,两只手指捏着,剑刃慢慢地拉过去,A4纸整齐的被斜着割开。

“你看,有多锋利。

几乎吹毛得过。

用手摸上去,就一定会见血了。”

三人退开一步,一阵唏嘘。

现在真的还有这么厉害的神兵利器啊!

方诗华介绍到:“很多武术,其实是为了锻炼身体,让它适应使用兵器。

所以当你看到武术动作貌似伤害性不大,其实如果手里脚上带有锐器,实战效果会完全不同。

目前中国的18o多个拳种,各有特点。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只是三种内家拳,别的内家拳品种还有很多,更不用提种类繁多的外家拳了。

传统武术有不少门派,流传着以兵器化拳的说法。

每一个传统武术门派的创立,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成,中间必定经过反复地学习、实践、归纳、演变等洗炼,累积沉淀后形成一个较为独立和统一的技击理念的原型,再经过几代人不断地验证和取舍,最终才能结晶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与实战技巧。

这是一个向内聚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实践论证,即实战。”

阿豪问道:“实战就是指的在拳击擂台上打斗吧?”

“不是的。”

方诗华讲解道:“《武道纵横》一书中说,兵器,与武术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只有在武术只作为健身活动和竞技运动时,赤手空拳的武艺,才算站上了主要地位。

此说甚为精到。

作为多年征战沙场的作战经验丰富的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其传世名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开篇就指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

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戚继光十分清楚拳法的有限用途,充其量它的作用就是强身健体。

因此,他把拳法放在了全书的最末位置讲述。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