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日,他们与往常一样去村口处的河边挑水,听莫吾知的呼救声,莫余知不顾自身不会潜水匆匆忙忙地纵身一跃水中,人是救了上来,却是不是莫吾知,而是一名妇女。
由于莫余知体力不支,被河里的水草缠住,这才有了后世的莫余知。
昏迷期间,莫余知将原主的记忆继承后,原主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告诉他不要怪师兄莫吾知,因为原主是听到了妇女的动静才下河救人的。
可见原主是一位心善之人,那日莫余知与原主作了告别,答应他往后会好好善待师傅和师兄。
从厢房出来后,莫余知与莫吾知一并来到了一处台阶,抬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座寺庙,牌匾上所题的三个字,安宁寺。
在门口几乎就能将里面的情景一览无余,是一座小寺庙,正中间立着一座佛像,佛龛只有一坛插着几根短截的香烛,右侧一位年长的和尚,穿着洗的发白的袈裟,袈裟上缝补着无数块的补丁。
只见那和尚不断敲木鱼声响传出来,左手握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就是莫余知的师傅,莫问。
佛龛正前方跪着两位同样穿着灰色长袍且光着头的和尚,双手合十,紧闭着双眼,满脸虔诚。
“师父,师弟来了!”
师兄莫吾知在门口朝着大殿喊了一声。
师傅莫问回身看了一眼,微皱着眉,怒斥道:“为师教过你多少次,佛祖面前不可大声喧哗。”
并眼神致意,让他们二人在佛像前跪下。
莫余知跪了下来,虔诚地在佛前磕头,替远在现代的家人祈祷,愿他们健康顺心,不要为自己的离开太伤心难过!
莫余知从原主本身的记忆得知穿越过来的这个时代大概背景,他所处之地是洛州,属于梁国。
如今,天下分四国,梁国、唐国、吴国、燕国。
北方还有不同民族的几个大部落,各地藩镇割据纷纷不断自立,使得许多地方战乱不止、叛变夺位的情况。
“极目千里、无复烟火”
说的就是现在行水所处的社会环境。
安宁寺是师祖莫言重建起来的,也是师父莫问的师父。
六十多年前,前朝天下一统,当时的皇帝信道灭佛,长州、洛州各地寺庙毁、佛经典毁、和尚纷纷被驱赶,逼迫还俗,“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遣君亲于师资之际,远配偶于戒律之间”
,说的就是当时的局面。
师父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听师祖说起那个时候的事情,后来皇帝更迭好几位,尽管战乱纷争不断,但他们这些出家的和尚,开始明白在严苛的法律之下,寺院香火十分容易凋敝,一旦失去了平民百姓们的香火供养,寺院经济难以为继,再难生存下去,他们在只有一处安身之地的同时,还需自给自足。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