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隐兮沉吟道。
此刻他二人正轻车快马,向洛京疾驰而去。
车驾颠簸,秦佩无法温书,只好与李隐兮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
“想不到李兄竟如此悲天悯人,真乃栋梁之器。”
李隐兮竟点点头,坦然受之,让秦佩瞬间不知如何接腔。
两人沉默半晌,李隐兮问道:“对了,先前我便诧异,你是如何得知郑七娘是那小豆子的生母的?”
“看出来的。”
秦佩惜字如金。
“哦,如何?”
秦佩有些怀缅地笑笑:“年幼时,我因顽劣被先生责罚,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拿戒尺打手心罢了。
我娘就站在窗口,但却未出声拦阻,我如今想想,她那时的神情和郑七娘很有几分相似。”
“不过一人是望子成龙,一人是怕暴露行迹。”
李隐兮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低低笑了起来。
见他笑得耀如春华,秦佩忍了又忍,终还是好奇问道:“为何突然发笑?”
李隐兮摇头轻叹:“你先生是拿戒尺打你,我幼时若是受罚则必然是杖责,也无人为我说半句好话。
好在后来找到了个靠山,从此才事过境迁,免了那些皮肉之苦。”
此人气度不凡,知道许多朝野秘事,还与周玦相熟,秦佩之前猜测他身份若是五侯七贵也不为过,如今听到“杖责”
二字,心里不由一个咯噔——须知按天启律例,除去公堂便只有宫中有权杖责。
李隐兮此人,怕不是普通权贵那么简单,必是皇子亲王无疑。
秦佩离开京城日久,对宫中事毫无所知,在心里筛选了一遍,也未想出个所以然来。
他在一边惴惴不安,李隐兮却怡然自得地打个哈欠,径自闭目养神了。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连换了十余匹马,一行人赶至洛京竟用了不到半月。
下马车的时候,秦佩只觉得自己骨架支离,双腿都在微微颤抖。
李隐兮也好不到哪里,强打精神问道:“秦兄准备落脚何处?”
秦佩蹙眉:“先父在洛京仍有故宅,自是回去看看。”
“那在下便有个不情之请了,令尊虽为官清廉,但毕竟官至吏部尚书,”
李隐兮腆颜无耻道,“想来秦府也不差一间厢房,在下人生地不熟,实在无处可去,以环兄可否收留在下几晚,权当广结善缘?”
他一口洛京雅音却说自己人地生疏,秦佩只觉此人实是虚伪至极,但无奈一路东行均承蒙他照顾,拿人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