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35]周思仁:《武冈州志》卷8,《流寇纪略》,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236]《永历实录》第1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237]《清代档案史料从编》第六辑,第172页,顺治八年七月十一日《沈永忠为沅州失陷请拨军粮以资进剿事题本》。
[238]《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第107页,顺治十二年七月初六日《常德剿贼大兵已旋荆州会议另发大兵驻扎澧州事密揭帖》。
[239]十月十五日据紫阳中路坐拨把总向应芳报称:&ldo;高、丁贰家拨兵,自南岳庙一带,于十三日酉时撤转&rdo;,&ldo;已上靖州。
又闻武冈杨武亦要上靖州&rdo;,十五日&ldo;逆贼将磨阳隘、野猪冲一带预拨尽行撤回&rdo;。
十七日据刘先扬报称,&ldo;逆贼于初九日到武冈,调杨武兵转,杨武心中十分不快。
十一日,吩咐各兵收拾,十六日起身,只见各贼甚是慌忙。
又云,初八日,逆贼调高贼,于十三日掳掠洞口而去。
&rdo;载《清代档案史料从编》第六辑,第296页,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张长庚为孙可望递书降清事揭帖》。
[240]周思仁:《武冈州志》卷9,《艺文志》,车万育《改复大学碑记》。
[241]《清史列传》卷4,《大臣划一传档正编一&iddot;阿尔津》,第一册,第241页。
[242]以上未指明出处者,均见《明清史料》甲编,第六本,第570页,顺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经略洪承畴密揭帖》。
[243]《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第146页,顺治十四年二月初六日《辰州大兵粮米署道玩误事密揭帖》。
[244]黄志遴虽然&ldo;解常德料豆,浅阁湖中,未免迟缓&rdo;,&ldo;但本官勤慎,会计职前,时未遽同参。
&rdo;见《明清档案》第31册,a31-24,顺治十四年七月十六日之三《五省经略洪承畴揭报署道运解粮米迟误有因请准宽宥》。
[245]《明清史料》甲编,第六本,第562页,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三&ldo;经略洪承畴密揭帖&rdo;,《明清档案》第25册,a25-4,同日之二《五省经略洪承畴揭请备办明年秋冬会剿滇黔贼寇事宜》。
[246]《明清史料》丙编,第二本,第161页,顺治十三年八月十日《经略洪承畴揭帖》,《明清档案》第28册,a28-77,同日《五省经略洪承畴揭报兵粮未足难以预期进兵滇黔》。
[247]《清世祖实录》卷104,顺治十三年十一月辛亥条。
案:这实际上是兵部错误理解(抑或是故意如此)洪承畴揭报中的字面意思引起的。
在洪氏十三年八月初十的揭帖中,他汇报了从各处调兵增设湖北、湖南、粤西官兵的情形,行动最迟缓的粤西新增一万五千官兵,&ldo;必今岁冬春之交乃可齐集&rdo;,意思是十三年秋冬之交,自己不敢轻举妄动,以后能否大举出兵,尚须视官兵齐集、粮饷充足、时机凑合这三个条件是否完全具备。
但兵部就抓住粤西官兵&ldo;今岁冬春之交乃可齐集&rdo;的字眼,而将他一再强调的事机凑合抛到一边,决定顺治十四年春天出兵,并上报顺治帝,大概是想拉大旗作虎皮,借顺治帝压迫洪承畴应承十四年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