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姚太师与瑞安大长公主如此不给寿章长公主颜面,皇上心中未必不会存下芥蒂。”
石定生笑着看李廷恩,“你这孩子。”
说着他眼底浮现一层淡淡的怅惘,沉声道:“廷恩,你还记得罢,你曾问过我洛水宋氏的事情。”
这与洛水宋氏有何干系?
李廷恩敏锐的觉着早前笼罩在洛水宋氏身上的迷雾即将揭开,他不由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的看着石定生。
“寿章长公主并非诚侯杜如归的原配发妻,碍于太后威势,如今虽无人提起,可杜如归的原配出身洛水宋氏,这一点当年京中无人不知。”
石定生沉默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李廷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答案。
忽然一个匪夷所思的猜测窜上他心头,他挑眉道:“老师,洛水宋氏是因寿章长公主之故才……。”
他没有将话说完,不过话中含义昭然若揭。
“唉……。”
石定生脸上颇有几分愤愤不平的神色,他怒声道:“此事朝中无人不为宋氏鸣不平。
洛水宋氏也是传承上百年的望族,太宗皇帝曾钦赐牌坊盛赞宋氏子孙仁义之风。
太后却为一己私欲,用语焉不详的罪名将宋氏全族诛杀,真是荒谬。”
他说完重重拍了一下桌案,震的梅瓷茶盅哐当一声脆响。
居然真是如此,难怪当年游学至洛水时,就连当地百姓说起宋氏也是赞不绝口,问他们宋氏为何会被灭门,却无人能清楚明白的说出来,每一个说出的真相都不同。
及至后来为了打探李桃儿三个女儿的消息,重查宋氏之事,翻阅朝廷给出的文书记载,上面也说是有宋氏子孙徇私舞弊,祸乱朝纲,至于到底如何徇私舞弊,如何祸乱朝纲,朝廷公告天下的文书却一字都没记录。
不过在心里对了对宋氏被除族的日子,再算算**郡主的年纪,李廷恩疑惑道:“老师,**郡主已然十四,更别提诚侯世子已年过二十,洛水宋氏被落罪却不过数年,这里头……。”
“寿章长公主看中杜如归时,先帝尚在。
先帝是个性情温和仁义的君主,只可惜身体虚弱,缠绵病榻,太后那时已开始代先帝处理部分朝政。
寿章长公主将她看中杜如归的事情告诉太后,太后得知杜如归已有妻室,原本有意拒绝,谁知寿章长公主非杜如归不嫁,太后宠溺长女,便下懿旨要杜如归休妻。
洛水宋氏从无被休之女,杜如归之妻宋玉梳宁肯自尽也不愿被休。
杜如归与宋玉梳夫妻情深,便冒着触怒太后的危险进宫求见先帝,先帝得知此事后大怒,责令太后对寿章长公主严加管教,并赐青雀珠冠给宋玉梳。
事情到此本该了断,谁知寿章长公主当晚竟自尽了。”
石定生说着又是一声叹息,他话中颇有几分惋惜的道:“先帝再仁厚,寿章长公主毕竟是他膝下唯一嫡出的爱女,眼看寿章长公主如此,先帝便对此事不再插手,默许了太后的手段。”
这种事情即便与朝政相关,也有关男女之情,李廷恩对此既无经验,更无法感同身受。
他唯一所想的,便是杜如归为情太过冲动,寿章长公主依仗身份,强求感情叫人不齿。
沉默片刻后李廷恩问,“先帝罢手,诚侯是否便答应了太后休妻?”
石定生摇头,十分扼腕的道:“没有。
杜如归若此时休妻,只怕日后宋氏不会有如此下场。
得知寿章长公主自尽,杜如归便知先帝不会再为他们夫妻做主。
诚侯府后人世代军功,杜如归当初惦记爱妻,一直未上战场,为了避过赐婚,杜如归自请去西疆戍守,太后见到杜如归的奏折勃然大怒,并未准许。
去西疆的折子被驳回来,第二日杜如归便约了几个勋贵子弟去山中狩猎,回来时杜如归脸上便受了伤,左腿也被猛兽拍碎了筋骨。
寿章长公主听到消息,得知杜如归脸上的伤可以治好后,求太后用宫中圣药给杜如归治好了脸,并再次恳求太后赐婚,即便杜如归后半生都是个瘸子,寿章长公主也执意如此。
太后再次将杜如归的父母传入宫中,回来后,当时的诚侯夫人,杜如归之母黄氏便以死相逼,让杜如归写了休书给宋玉梳。
宋玉梳带着休书回了洛水,杜如归在三个月奉旨迎娶了寿康长公主。”
对杜如归的行事,李廷恩说不上是赞同还是如何,他沉默片刻道:“老师,宋玉梳回到洛水之后可有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