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刚告别三年困难时期,十年内乱又击碎了之前的布局,上层思想遭到批斗和毁灭,下层社会又如何执行节育
人口数量突破了八万万,这不算完,一年还要再多出2000万张嘴。
"
人口不控制不行!"
于是"
早生多生"
变成了"
晚婚晚育"
,中国也在80年代初将自然增长率降为288%。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节育政策进一步加强,"
提倡一对夫妻仅仅生育一个孩子!"
可这也激化了民众与政府间的矛盾,人们毕竟是有不一样的想法,总不能你说不生就生不出来吧也许是对国家发展有不少的好处,可是农村人也得有人种地啊,假如就生了一个女儿,地里的活咋办
国家干部和职工,所有的城镇居民,都只能生育一胎,农村人口若有困难,可以有二胎,但三胎,绝对不允许。
这一政策是适中的,也是充分考虑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后给出的答案,我们也是也是数十年间出生的一员,也就是"
独生子女"
。
独生子女一度是光荣的,不仅是国家的建议,也是社区评选的标准之一,每个月凭借《独生子女证》还能领到补偿金。
2016全面开放二胎,谁都能生二胎了。
2021全面放开三胎,谁都能生三胎了。
总体来说,节育和生育是矛盾的一对关系,生几个也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的问题,生少了没有劳动力,生多了又养不起。
可惜人口能被控制,但人们的想法未必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给出解释,现在的社会需要"
二胎"
还是"
三胎"
,但我们终究不能让全国适龄人群想生几胎便生几胎。
我一直想把进20年来的计划生育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2016年前的"
独生子女时代"
,另一个则是2016至今的"
二胎不够还要三胎"
时代。
是的,或许是独生子女的缘故,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也没什么问题。
必须承认,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成本的确是与日俱增,但宏观方面的问题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家庭的"
多胎"
就能缓解的,社会整体的生育思想变革,一定需要一个大背景,需要对房价,婴幼儿用品,教育成本等很多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先一步解决,多生的孩子就意味着大量的经济压力,那多生的家庭就势必会降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