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辩忽然笑了起来,他指了指贾诩:“文和,朕差你三百里,你就是朕的中流砥柱。
你来了,朕便心安了。”
贾诩摇摇头,也笑了:“陛下高瞻远瞩,非臣能所及。
臣能做的只是查遗补阙,为陛下理清头绪而已。
陛下行的是君道,臣行的是臣道,岂可同日而语。”
刘辩哈哈大笑。
贾诩说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
他之所以得出袁绍不会趁他离开荥阳的时候立刻猛攻,是因为他知道袁绍这个人的性格迂缓,名士气太重,而且不敢轻易决战。
他从洛阳逃出去时如此,现在对峙于荥阳时同样如此。
所以,他才敢冒险驰援河东,置袁绍和他的十三万大军于不顾。
贾诩不同。
贾诩没有他的先见之明,他是出于对袁绍目前形势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荥阳城外的十三万大军名义上都是袁绍的人马,但是袁绍能真正控制的人非常有限,他的部下各有自己的力量,他们可以拥护袁绍,也可以拥护别人。
袁绍如果攻进洛阳,登基称帝,大封群臣是势在必行。
那么,在他不能真正控制武力的时候大封群臣,给那些人名份,那些人满意还好,如果不满意呢?这些人也许很快就会易帜,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刚刚建立的袁氏江山立刻就会陷入内讧的危机。
袁绍手下是什么人?都是一方豪强,各州的刺史、太守,上升的空间有限。
袁绍拿什么来满足他们的欲|望?空间非常小,他根本无法做出妥善的安排。
掌握一州的刺史,你怎么也得给他一个三公之位吧,掌握一郡的太守,你怎么也得给他九卿,他才有可能满意。
袁绍能有这么多的三公九卿之位吗?没有,也不可能有。
只要袁绍想到这一点,他就不敢攻进洛阳,而对峙在荥阳城外就是是好的结果。
借着这场战事,将那些有可能带来麻烦的人除掉,吞并他们的力量,将兵权集中到自己的手上,才是袁绍目前最想做的事。
等他掌握了绝对的力量,除掉大部分有可能成为对手的人,他才能心安理得的进洛阳,才能坐稳御座。
袁绍虽然有点迂缓,但是他绝对不笨。
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年轻一代中最杰出的人才,他对朝堂争斗太熟悉了。
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到,袁隗不会把袁家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帝王的才能从来不在战场上争胜负,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内部平衡和稳定。
项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但是他输了,乌江自刎。
刘邦经常打败仗,但是他嬴了,建立大汉王朝。
以袁绍的智商,他不会把自己定位于项羽,只会定位于刘邦,所以刘辩根本不用担心袁绍,别说他在河东呆一个月,就是呆半年,袁绍也会按兵不动,荥阳也不会有事。
历史上,袁绍大喊大叫的要讨董,却一直没有进兵,真正进兵的只有曹操、孙坚。
袁绍是真的不敢进兵吗?不对,讨董的时候他表现一般,和公孙瓒对阵的时候,他却勇敢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界桥之战,易县攻防,都是可圈可点的战役,拥有名扬天下的白马义从,称雄幽州,打得乌桓人、鲜卑人鬼哭狼嚎,一战击破黄巾三十万的白马将军公孙瓒,最后就死在袁绍的手上。
他的基础是历史,贾诩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分析。
杨修明于大政方针,但是在这一点上,他和贾诩差得太远。
这不是哪一个更强的问题,只能说各有所长。
自己的决定得到了贾诩的技术支持,刘辩心中大定。
既然他不用担心袁绍进攻荥阳,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和杨凤、郭泰周旋了。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闲着。”
超甜宠,一对一苏烟的神格掉了。她的系统说,要想找回神格,就得实现男主的愿望。于是乎,她开始了漫漫攻略男主之路。苏烟纠结,她只是想要找回自己的神格而已怎么还给缠上了?瞧着跟前的男人视线不对劲,立刻改了口,是是是,都是为了你,最喜欢你了!男主满手是血,步步靠近,喃喃你说过,会留在我身边,永远都不会离开。苏烟轻哄好好好,都听你的,咱先把这血擦擦,别吓着旁人??...
肚子疼?能治!脑袋中枪?也能治!一根银针包治百病的不朽神话。书友群43099666...
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暗夜霸主,生性凉薄又不近人情,却偏偏对她上了心。自打跟你结婚以来,我就没有休息过,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他随手把一份协议摆在她面前,离婚可以,先把这笔账清算了。只见协议上写道距离满足老公需求还有100000次传说宗政雁北不喜女人,但他却有一个怀胎两月就出生的超强儿子,传说宗政雁北也曾经结过婚,那是他漫长生命当中最疯狂的一次举动,甚至不惜为了那个女人(宠文,1V1,女主不蠢不白痴)...
柳宸一梦醒来,偶得龙神传承,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翻云覆雨,风流无限!...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为三清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故事讲述元起由地仙陈抟传授指玄篇后在元氏帝国展开的争霸历程最终霸业有成后迈入更高的天地故事中既有以齐天为代表的铁血三兄弟也有以锦衣为代表的三姐妹儿女情长更有成王成霸所需的十方全才...
一个落魄少年心怀仇恨,一个名门正派风流倜傥,如此两人不期而遇,是偶然还是他人唆使?天罗江湖风云突变,看青年剑客行侠仗义,血洗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