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是哪里收的?”
孙中原笑笑,问了一句。
“前一阵有户人家搬家,收旧家具一起收的。”
摊主道,“正宗黄杨木,金灿灿的,当时那户人家就把这金蟾摆在一尊佛像脚下,不过佛像人家搬走了,不卖!”
摊主这句话,不经意间提醒了孙中原!
佛像?这枚铜钱,有可能不是“铜”
钱!
“黄杨木是不假。
不过我说,刚才你摔了这下,你看,蹭掉两小块地方,品相不太好了。”
孙中原拿着金蟾给摊主看了看,他不自觉地让金蟾嘴朝后。
其实,这纯粹是潜意识作祟,要是摊主能看出来,早就看出来了。
而且最关键的,应该是收了之后想不到,就没仔细看。
一般这种工艺品,连真铜钱都不会用,通常是成批模制的。
听孙中原拿着金蟾挑毛病,摊主反而很高兴。
所谓喝彩是闲人,褒贬是买家,挑毛病的,往往是生出了想买的心。
只有想买,才会挑毛病,利于砍价儿。
要是直接拱着卖家,来几句:好东西啊,这东西少了多少多少钱您可别卖!
那一准儿是架秧子逗乐儿,根本不会买。
“这样吧,我这东西也没法算本儿,一堆东西一起收的,摔了确实是摔了,而且我这也要收摊了。
我给您个实在价儿,您也别砍了,一张怎么样?”
摊主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这摊主长得憨厚,说得诚恳,而且要价儿确实不贵。
孙中原说的那两块小磕碰,回去拿高目砂纸打一下就看不出来了。
只不过算是一件工艺品,又不是真正的古董。
“好!”
孙中原也没墨迹,掏出了一张百元票子。
“我给你找个小盒!”
摊主乐呵呵翻腾起来。
“不用了,给你省省,给我个塑料袋就行。”
孙中原笑了笑,这金蟾,回头他就得撬开它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