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再加上太祖皇帝赵匡胤本身就是高干子弟出身,他不了解民间疾苦,手里又没地给农民分,所以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
宋太宗说:“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
北宋政府认为富人越多对国家越有好处,但不给老百姓分地,农民要造反,怎么办?宋朝皇帝让他们来当兵。
因为朝廷不给农民分地,农民就没法服兵役,因此宋朝的农民不用服兵役,皇帝出钱让他们当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军队全部职业化的朝代,实行募兵制,军人全是职业军人,当兵是工作。
但农民来当兵是因为当兵有饭吃,不是来玩命的。
所以养的兵很多,但没有战斗力。
宋朝的官俸军费开支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开支浩繁。
第三,辽、西夏对宋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辽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北宋曾经两次伐辽,被打得很惨,不得已采取守势,这样辽军便可采取攻势。
北宋跟辽议和,每年要给辽银绢。
西夏是西北游牧民族党项族建立的,北宋跟西夏的战争也失利,只好议和,给银绢。
但花钱不一定买得来百分之百的太平,辽、西夏仍然对北宋构成严重威胁。
2.王安石变法措施
第一,理财措施。
王安石的理财措施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
不增加老百姓的赋税,但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这样就得从官僚地主手里拿钱,通俗地讲,就得劫富济贫。
理财措施的第一点是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贷款或分配种子给农民,待收获之后加20%利息。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官僚地主的盘剥。
第二点是募役法。
农民原来要给官府服役,现在不去服役也行,但得交钱代役。
原来官僚地主不服役,也不交钱,现在一样都得交钱。
这样国家收入增加了,农民在农忙季节就可以不用去给政府服役,官僚地主的免税特权也没有了。
第三点是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就是丈量土地,按田亩的大小、土地的肥瘠缴税,看看谁的地又多又肥,谁的地又少又贫瘠。
地肥地多的多缴税,地少地贫瘠的就少缴税。
这项措施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国家,不利于地主。
第四点是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法的实质就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
第五点是市易法。
第六点是均输法。
第五点、第六点都是为了平抑物价,防止不法商人哄抬物价,尤其是防止他们贱买贵卖。
总之一句话,这些理财措施都有利于国家和农民,不利于地主和官僚,所以必然遭到官僚地主最激烈的反对,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