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三章 阮元中举(第6页)

这时江南贡院那边,各位考官也正在夜以继日的分阅试卷。

按清代规定,乡试试卷先由几名主考各居一室,单独写出评语。

待初评完毕,几位主考再集中在一起,决定何人中式,何人黜落。

此时乡试的初评部分,依然完毕,几位主考正坐在一起,商议取录事宜。

其中一位副主考,名叫戴心亨,这时看了数篇卷子,不禁笑道:“石君,这江南考生,果真了得。

我读那江慎修的《乡党图考》都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事了。

这些年轻人确是博学,头篇里好多,都用了慎修先生之言呢。”

戴心亨眼前那人正在看一篇试卷,听了他这句话,抬起头来。

只见他面孔圆润,颌下长须,虽然顶上夏冠嵌的是二品珊瑚顶子,却异常谦和,毫无高傲之态。

这位被称为“石君”

的二品官,即是当届江南乡试主考,礼部侍郎朱珪了。

因他字石君,便以字称。

朱珪少年天才,十八岁便考中进士,不足四十,已是二品大员。

只是之后十余年,升迁未免迟滞了些,这年他已五十六岁,仍是正二品侍郎。

但相比于眼下这几个副主考,朱珪自然已经是前辈了。

此时他听得戴心亨称赞江南考生,不免一笑,道:“习之所言不错。

我这里这些考生,对这《乡党图考》,也自用得纯熟呢。

只不过这样一来,你我却要劳心费神一番了。

江南才子如此,却只能录入百人,着实可惜。”

习之是戴心亨的字。

另一位主考孙梅,听着二人交谈,却不免有些担忧,道:“石君兄,其实以下官之见,这《乡党图考》,不用倒也无妨。

毕竟朝廷明文规定,《四书》主朱子集注,有些考生便不去看近世诸家之言。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是无才无学之人啊?”

“这个我自然知晓。”

朱珪道:“若是不用《乡党图考》,依着程朱之学,也能成文的,我自也有好评。

可这‘过位’一节,还是江慎修所论,独出他人之上。

若不能用,也有些可惜。”

孙梅道:“其实这也不是考生的错,这《乡党图考》问世,不过数十年。

像这江宁府城,通都大邑,士子能一见此书,倒也不难。

只是即便江南,也有些地方不免闭塞。

更有些贫寒考生,或许家赀不多,也无力购置这书啊?若依这《乡党图考》取士,只怕贫寒士子,大多便要落选。”

“松友之言,也确实有理。”

朱珪倒是没否认这些。

但接下来朱珪却道:“可松友啊,今年这科取士,只恐顾不了这许多了。

今年乡试取录的士子,不过几年,就要考会试,入朝堂。

这次乡试,也是给他们指个路,告诉他们,朝廷更需要什么人。”

松友是孙梅的字。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