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帝曰:‘講學爲治之首,君道當先,朕虚懷以受,卿等及講官,盡心講説,開誠啟沃,以資朕學。
至春時,不必以三、八日爲限,可與該朝兩宫之日,午後進講《衍義》,庶並行而無廢也。
’是日講罷,帝感而賦詩曰:‘帝王所圖治,務學當爲先。
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乎天。
致治資有本,本端化自平。
人君所學者,其序有後前。
正心誠其意,志定必不遷。
吾志既能定,道理豈復顛。
身修本心正,家治國同然。
國治乃昭明,萬邦斯協焉。
於變帝堯典,思齊文王篇。
萬化修身始,朕念方拳拳。
’於是一清等各次韻賡和,命集爲一册,題曰《翊學詩》。
嘉靖九年三月甲寅,帝諭大學士張璁曰:‘朕近於真德秀所著《大學衍義》卷首記之曰:“格致誠正之方,修齊治平之道。”
用以識是書所以教人之方。
茲特以賜卿。
卿於輔贊政機之暇,時爲繙閲,當以是書及二典三謨之言,朝夕陳之。
’璁疏謝,因勸帝力行絜矩之道,以孟子所言‘急先務’、‘急親賢’二語爲法。
帝曰:‘閲卿疏,朕當勉。
’
陳仁錫評點本《大學衍義》序
補《衍義》爲丘瓊山先生。
數年以來,誦《衍義補》有之矣,未有讀西山先生書而好之者。
予故合刻二書,仍圖補所未備,而先之以《衍義》。
人之言曰:爲君難,爲臣不易,於講筵大可見。
此臣子靖獻第一義也。
深厚懇惻,溢於至誠,而痛陳事理,不嫌激切,西山先生洵有之矣。
其言曰:‘使吾君之心炳如白日,於天下之理洞若秋毫,雖其兜襍進於堯朝,豈魑魅能逃於禹鼎?必提其要,恒挈乎本。
’至哉言也!
然公之書,不進於紹定二年而進於端平元年,良亦苦矣。
甫上書而拜疾速投進之旨,次日後殿聚講,面諭朝夕觀覽,忽有旨便合就今日進讀,公須别寫。
帝曰:‘已在此矣。
’因歎先喆進書之不易,主臣相知之不難,於端平則疾速,於紹定則艱難矣。
君子藏器於身,待旨而動,使紹定之季遽出此書,以嬰芒刃,公亦死無憾。
然公固養其身以有爲也。
既以《大學》一書爲君天下律令格例,尤恨雍蔽之禍不遠也,以明道術,辨人才,審治體,察民情,首揭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