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月滑过,四月已至。
赵顼自春耕大典之后,越来越为百姓所熟悉,凡开封府内外,没有不认识赵顼的百姓。
这给赵顼的出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想学一把康熙微服私访,却不可行。
凡是赵顼出宫,开封府的官员不得不紧张一把,倒是让赵顼看到了一副安居乐业的样子。
赵顼也不追究这里面有多少水分,还是继续去李家马场练兵,或是去禁军大营巡视。
一个月能待在皇宫的日子占不了几天。
直到五月时,内阁宰相文彦博递上《变法决议案》后,赵顼才在皇宫待了整整一个月,和内阁大臣们商讨变法。
虽然《变法决议案》非常不对赵顼的胃口,但是赵顼还是认可了内阁的方案。
没有办法,内阁大臣们几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赵顼不自信自己的变法方案是否真的适合这个时代,也不敢低估这个时代精英们的智慧。
赵顼大笔一挥,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便下诏同意了内阁的变法方案。
方案获得赵顼的同意后,内阁大臣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特别害怕赵顼不同意《变法决议案》,也害怕赵顼不说变法。
因为,无论怎么变法,总比官家大杀四方来得好。
一旦官家大杀四方,那么朝堂之上,自此以后便是武人的天下了。
这让士大夫们不得不妥协。
《变法决议案》差不多是综合了庆历新政的方案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主要有五个法令。
第一条法令:废役令。
主要内容是: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
农民由此从劳役中解脱了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
相对比历史上王安石的免役法,他不再征收免役钱。
这条法令的最大弊端是国家少了三百万贯差役法的收入。
这条法令正式废除伤民的差役法,以后百姓将不再服差役。
实际上,差役法早就并入了两税,差役法完全是重复收税。
三百万是个大数字,不过债多不愁。
朝廷已经向王氏钱庄贷款三千万贯,几乎相当于朝廷半年的税收。
王氏钱庄运行良好,自从采用了赵顼介绍的后世银行的运作方式后,王氏钱庄先后吸纳了三亿七千万贯铜钱。
这个数字在一直闹钱荒的大宋,是一个让人难于置信的数字。
富宋还真不是吹的。
之所以一下子涌出这么多钱,就在于民间一直在流传的废钱令。
所谓废钱令,就是要废除金属货币,一律使用交子。
无论是哪一个阶层都陷入了恐慌,害怕储藏起来的铜钱以后用不上了,纷纷把铜钱拿出来用掉。
加上王氏各大钱庄,存钱不但不收存钱费用还给利子钱。
把铜钱存入王氏钱庄,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赚钱,谁还会把钱藏在家里?特别是那些世家地主豪门,家藏铜钱不知几百万贯,放入王氏钱庄后,利子钱的多得他们几辈子都吃不完。
王安石的大名也是一个原因,百姓们相信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