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昏时分的天京城,长街十里,华灯初上。
距离刘威扬下旨出兵,已经过去了两天时间。
这两天刘威扬并未升朝,百官也不曾觐见。
君臣之间似乎是相安无事,又似乎是各行其是。
一干有见识的官吏乃至士子都已经闻出这里面不寻常的味道,这座天京城看似
风平浪静,实际风云诡谲,不知何时就会爆发一场大风暴。
位于暴风眼正中的刘威扬,滋味自然不会好受。
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对抗着整个朝廷,所承受的压力绝非外人所能想象。
在鱼世恩暗示之后,刘威扬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知道出兵的命令虽然下达,却没那么容易执行。
然而现实比想象更为残酷,他不曾想到顾世维的胆量到了这个地步,也
不曾想到,朝中文武百官竟然对顾世维如此服从。
兵部下达了调兵令,但只是命令京畿附近的部队进行集结,在神狸未曾全面撤退之时,这种工作本来就得完成,并不是对圣旨的响应。
而且京畿附近的部队在大燕只是二
线武装,根本不可能完成北伐重任。
真正可以发挥作用的各镇边军并未接到命令,依旧在自己的防地纹丝不动。
户部开始点验仓库,所有的吏员以及低品官员都被派去检查京畿道至边界沿线仓库库存与账面是否符合,这是一项复杂且占压人力的工作,所有人都没不得空闲。
当然,
这种工作非常有必要,可前提是时机。
在这个时候把人派去检查仓库,北伐军的钱粮筹措就没人去完成。
这是在抗旨!
用消极工作拖沓搪塞的手段,让自己的圣旨无法落实。
刘威扬当然知道百官的用心,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
如果他是个单纯的暴君,大可把人一杀了之,为了荼盈他也不在意杀人,可问题是事情不能这么做。
他可以杀掉任何
一个部堂,前提是有另一个部堂可以代替。
现在他的手里并没有可用之人,违抗者又遍布整个朝堂,杀一个换一个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杀掉所有人……那就等于自取灭亡。
这就是顾世维的手段啊。
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老师拥有着过人手腕,更有着惊人的凝聚力。
能让这么多大臣如此听话,确实是一个出色宰相的才能。
剑有双刃,在平日辅佐朝政方面,这样可以
保证大家精诚团结避免互相掣肘,现在剑刃的另一端作用在自己身上,又让刘威扬忍不住感慨利刃伤人更伤己。
这两天他除了在御书房就是待在荼盈的寝宫睹物思人,此时抬起头,望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