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章 扬州十日(第4页)

这个领导人品没得说,但是到了战场上,基本上属于被人坑的类型。

也不太能镇得住手下。

多铎兵临城下,殉国是需要勇气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勇气。

所以史可法有两个部下想要投降,这个事情还被史可法知道了。

临战退缩的,一般来说为了提升士气,是要被斩首的。

结果史可法很人性地把他们放了。

但是气节,和能力无关!

作为南明为数不多的比较正直的重臣,多尔衮和多铎也是十分欣赏的(要相信,是金子到哪里有人要)。

多尔衮和多铎对史可法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多尔衮还特地写了封信给史可法,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给

他回了封《复多尔衮书》,内容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不降。

多铎带领骑兵和步兵到了扬州城之后,鉴于扬州的城墙比较高,红衣大炮跑的慢,也不是先攻城,而是写了五封劝降信。

史可法连信封也不打开,就扔到了一边。

由于少年时期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处死,多铎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所以4月24日红衣大炮一到,多铎就下令攻城。

史可法实在不是一个能打仗的人,对于扬州的防守也搞不出太好的方案。

尽管如此,扬州城还是让多铎付出了进军江南以来最大的抵抗:一天。

是的,你没有看错,多铎打到现在遇到的最厉害的抵抗就是一天!

这样的南明,如果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

关于史可法的下落,后世有三个记载,一是自杀,二是被俘后英勇就义,三是在乱军中被杀。

不管是什么结局,史可法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愿望。

生前,史可法曾经有遗愿,希望葬在梅花岭。

死后,他的义子没有找到他的遗骸,于是扬州梅花岭筑了一个衣冠冢。

这种明显不符合西方人逻辑的行为,后世称之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几千年来,扬州这座城市都是烟花之地的象征,隋炀帝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烟花三月下扬州。

正是史可法,他使得扬州这座城市有了脊梁,让扬州这座城市拒绝了“后庭花”

一类的脂粉气,有了可以反复吟咏的英雄诗篇的激昂韵脚。

史可法早已成为扬州历史的一部分。

英雄遗风,山高水长。

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刻印在他们的生活中。

300年后,在梅花岭史公祠旁,诞生了前国家主席江ze民。

史可法心忧天下的爱国热忱,深深感染了少年江ze民,他多次提到史可法的事迹强烈的激发了他作为扬州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我们该对史可法做个怎么样的评价呢?

史可法,河南开封人,他是悲剧的,他不具有安抚天下的能力,在危难的时候没能够力挽狂澜,在很多事情上的表现甚至堪称无能。

但是历史把他推到了需要力挽狂澜的位置,他不逃避,对于现状他是无奈的,绝望的,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与扬州共存亡。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