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荣禄并没有太在意,他说道:“算了,既然他还没有回来。
再派人去给董福祥送信,说老夫在半壁店驻扎,明天一大早再赶去给他支援。”
幕僚应诺一声。
下去写信了。
六时四十五分,荣禄来到了半壁店。
如果是京城人,肯定会熟悉半壁店这个地方,不是这个地方非常出名,而是这样的地名在京师一带非常多。
叫半壁店的地名最少十五个以上。
所谓的“半壁店”
最早叫“半边店”
,大约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
不过到了满清统治时候。
谐音为“半壁店”
。
意思是指一座整间的房屋,其中一半做铺面。
一半用于居住。
也有的是一半做店铺,一半当成加工作坊,即最初的“前店后厂”
。
“半壁店”
多的街道被称为“半壁店街”
,“半壁店”
多的村落被称为“半壁店村”
,慢慢的被人简称为“半壁店”
。
荣禄到了后,自然有幕僚安排好,让荣禄进入半壁店的客栈内休息,其他士兵则是在外面扎营。
因为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而士兵又赶了半天的路,没有人想去伐木。
后来军官驱赶了几百人,这才勉强在营地朝西南面(中华军放心)挖了一条浅浅的壕沟,再用挖上来的泥土垒了一道单薄的胸墙。
晚上八时,清军已经能够睡的已经在吃过晚饭后睡下来。
十月的北京,寒风瑟瑟,哨兵也不愿意在晚上到处巡逻。
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靠山的,直接钻到帐篷里面睡觉,差一些的,找个背风的地方睡觉。
有的甚至直接找了一些枯草、枯叶,放在壕沟地步,人就躺在壕沟里面睡觉。
总而言之,没有几个人是认真守夜的。
清军的松懈,让这一场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已经定下了胜负。
“进攻!”
宋哲拿出信号枪朝天一扣扳机,一发信号弹打上了空中,在漆黑的夜空之下,散发出刺眼的红光,红得仿佛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