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说到这里,王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等换了江苏巡抚,王子腾未必还有机会在老家“刮地皮”
,于是这次可不就能捞多少捞多少了。
看着他媳妇了然的模样,林海又补了一句,“当初,王大人以及他们王家都是义忠王麾下的大将,后来王大人便改换了门庭。”
这也林海很佩服王子腾的地方:非常果决,而且改换门庭就是风险极大的投机买卖,结果他成功了,连续几次都是。
有了这样的几次机遇,再加上王子腾个人能力本就不凡,刷了几波~政~绩之后,迅速成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中的第一人。
不过这种发迹之路,在林海看来弊端太大:平心而论,靠着抱对大腿而晋升,很容易根基不稳。
因为王子腾的人脉很大程度上归他的“大腿”
所有,当他更换靠山的时候,以前的人脉也就跟着……废掉大半,尤其是高官这边损失惨重。
虽说有奶便是娘的官员略见不鲜,但超过四品的墙头草其实已经数得着了——因为圣上可没那么心大,连墙头草都能毫无芥蒂的重用。
王禅想了一会儿,才由衷道,“可惜了。”
王子腾跟她老爹年纪相仿,已然官居一品,若非总是改换门庭,缺乏重臣支持,只怕入阁在望。
这也是有得必有失。
说完王子腾,林海再低头看信,忽然精神一震:他看到了这封信上的“重头戏”
。
甄应嘉让他媳妇亲自送过来的书信,绝对不会只有一大堆抱怨之词。
甄应嘉想要亲近林海,必然得示好,尤其是甄应嘉还受过林海的恩惠,那这次的“示好”
必须诚意满满,价值十足。
元春入宫多年,忽然封妃,别说宫外人,连宫内嫔妃都颇觉意外。
而甄应嘉则写得明明白白:元春把太后乃是中毒而亡的证据交给了圣上。
他甚至连消息来源都告诉了林海。
话说太上皇有两位皇后:原配皇后,也就是义忠王的生母;另一位就是圣上的生母,母以子贵,追封为后。
当时,似乎没什么人看出太后并非寿终正寝,包括太医。
好吧,别说别人了,连作为儿子的圣上都没看出哪点异样。
大家都觉得这位太后也不知该说是命好还是命不好:一直身子都不算好,常年卧病吃药,却坚持到了儿子登基,正要享福的时候偏就撒手人寰。
而圣上身边若干妃嫔唯有淑妃,也就是七皇子之母,能管太后叫上一声“姨母”
。
所以圣上从元春处得到了这么个“石破天惊”
的消息,也只可能跟淑妃透露一点点口风。
偏巧甄应嘉在淑妃的心腹宫女和内侍那儿都稍微有点脸面。
看到这里,林海忽然笑了起来:我算是明白为什么甄家在原著里比贾家王家败落得更早了。
知道你甄家有底蕴,毕竟接驾过许多次,祖上连出高官。
但……刺探宫闱秘闻侥幸有收获还不见好就收?怎么还能刺探上瘾了?
果不其然,后面甄应嘉便委婉地询问:他想把女儿送进宫,林大人觉得可还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