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摆脱贫困、发展经济、解除戒严、明煮改革,到两岸互通,蒋经国次次都是大手笔。
这位伟人在当行政院长期间,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
同时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台湾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
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台湾民众的好评。
当他在台湾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台湾民众曾闻声痛哭。
今后几十年中,在对以往几位台湾领导人的民调中,他永远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一位。
蒋经国有点胖,脸很大,笑起来甚至有点憨气。
见王梓钧来了之后,他随口说道:“请坐。”
“蒋院长好。”
王梓钧先是敬了个礼才坐下。
“这个东西是你写的?”
蒋经国拿来计划书,开门见山地问。
“嗯,是的。”
王梓钧硬着头皮回答。
“我很奇怪,这里面的许多东西,如果不是实地调查,是很难弄清的。”
蒋经国说出自己的疑问。
王梓钧只得开始编故事:“是这样的,上次保钓时间后,台大的许多学生自发组织去偏远乡村宣传民族精神,我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许多见闻,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查阅图书馆资料,结合美国的社区建设方案,最终写出来的。”
王梓钧暗道侥幸:幸好自己写的时候有些地方故意写错,然后又批注说自己并不怎么清楚,有待实地考察,不然非得当白鼠解剖不可。
“哦,只是这些就能写出这份计划书来?”
蒋经国惊讶道,他倒是没有怀疑是王梓钧抄的别人的文章。
这种分量的东西,没人肯让出来给别人占便宜。
“许多地方我也没想明白,需要专门的人员去调研才能摸清情况,只希望这份计划能对建设台湾有所帮助。”
王梓钧做出谦虚的样子道。
“不,不,已经很好了。”
蒋经国说,“虽然有的地方眼光还不够开阔,但却给我很多启示。
小王,我叫你小王可以吧?”
“荣幸之至。”
王梓钧心想大人物就是不一样,一个称呼居然还要询问对方。
不管蒋经国这种礼贤下士是不是装出来的,但却直接让王梓钧对其好感大增。
接着蒋经国开始对小康计划中的内容,逐条问询王梓钧的想法。
王梓钧在抄写的时候就下了一番功夫,就自己对此仅有的知识,结合后世的一些观点,搜肠刮肚地阐述。
这些想法一些很幼稚,一些却又十分超前,听得蒋经国若有所思。
“小王,你对台湾的前景怎么看?”
蒋经国突然问道。
王梓钧心中一颤,这玩意儿可不能随便说,台湾马上就要被踢出联合国了,许多人都认为前途无亮。
当下他避开政治,只谈经济:“我认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