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多的人却觉得董遵诲前途无量,感觉自己能在董遵诲麾下有用武之地,主动投向了董
遵诲。
仅在董遵诲回京途中,就收到了百余官员的效忠书信。
对此,重病在身的范质有心无力,也只能听之任之。
而王溥更是在朝廷中党附董遵诲
,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事业之中。
在董遵诲回京几天后,王溥向朝廷进献
《五代会要》。
该书三十余卷,王溥按照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至世宗郭荣即位)实录及
旧事传闻,分条件系,类继承编,共二百七十九事目。
卷一至卷六记载帝号与宫中制
度,卷七记乐,卷八记礼,卷九记刑,卷十、十一记天文,卷十三至二十四记载官制
,卷二十五至三十记载周边关系。
因为王溥占据高位。
能够翻阅前朝留下的诸多史料
。
所以书中引用的诏令、奏议可信度极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此书一出,不能说洛阳纸贵,也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中国自古有着给前
朝修史的传统,唐末以来战乱纷杂,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忙着厮杀就是忙着篡位,
谁还有哪个闲情雅致?!
而王溥此书一出,不仅弥补了历史空白,而且还相当于信心
百倍地向周边宣称:我大周乃是中原正朔。
更有信心平定天下!
这样的文坛雅事,董遵诲自然不甘旁观,加上他与王溥平日里交情不错,而王溥编纂
图书的过程中。
董遵诲的大哥董遵训也出力甚多,董遵诲便献出大笔钱财,将此书雕
版印刷!
作为一个文臣,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人欣赏、刊印天下,实在是心怀大畅。
王溥经
此一事,与董遵诲的关系越发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