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是向皇帝恳请,但沈义伦的眼睛却一直盯着董遵诲等人,他也知道皇帝智商有问题
,一切军政大事全都依仗董遵诲等人处理。
果然,就见郭信打了个呵欠,对他说道:
&ldo;爱卿所言之事着宋王等人商议就是,朕稍后自会用玺,退朝!
&rdo;
郭信懒洋洋离开朝堂,继续去后宫完成他生儿育女的责任以及他打木工的个人爱好,
而董遵诲等人也围坐在一起,紧急讨论此事。
作为魂穿的现代人,对于赈灾之事董遵诲倒是十分赞同。
而且在讨伐李重进的时候董
遵诲就发现,当地百姓因为频遭战乱几无家当,别说耕地里的牛,就连刨地也只能用
费时费力的木锄!
以这样的耕种水平,再遇上天灾,百姓们哪里还活得下去?!
这段时间,董遵诲所赞同的,就是魏仁浦所竭力反对的。
魏仁浦立即反驳道:董帅心
地虽好,可如果开仓赈济后再遇到水旱灾害,饥民到时候根本无力还粮,不仅不能填
补军粮上的缺口,还依旧需要官府赈济。
如果出了这样的事情,谁又能承担这个责任
?!
魏仁浦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范质、王溥也有些个犹豫。
这时特批与会的沈义伦慷慨
陈词,认为国家开仓济民,可感召和气,立志事稔,不用忧虑水旱!
位卑未敢忘忧国,沈义伦的一番言辞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在随后的表决中,就连起先
反对放粮的魏仁浦都投了赞同票,以全票通过放粮的决议!
随后,经董遵诲提议,群臣投票赞同:在各州县设立义仓,朝廷在两税之外,每石另
输一斗贮藏,以备荒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