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或许是因为这些清倌年纪尚轻,又或许是小青这个妈妈桑想表示清倌们天生丽质难自弃,这些平均年龄十二三岁的少年都未涂脂抹粉,也未穿红戴绿,只是一袭白衣,便衬得他们水灵灵的,清雅得跟未□的小白荷似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今日臣才算明白啊!”
这话是弘王的亲信李立说的,说是亲信,却也是弘王的亲表弟,他的父亲正是弘王的亲舅舅,宰相李信。
李立年纪尚轻,只在礼部做个员外郎,不过刚入朝廷便能供这个职,也是不一般了。
众人连忙笑着称是,夸赞李立才思敏捷。
“出淤泥而不染……嗝……”
闲王说着又打了个酒嗝。
弘王笑道:“想不到五弟也颇有文采!”
敏王揶揄道:“二哥你不是不知道,五弟在酒色上向来有文采得很,你还记得他前年那首采女赋么?”
“正是正是!”
弘王大笑,他还好心地对陆华浓解释道:“奉阳王前几年征战在外,想必是不知道这等逸事的。
前年大选,宫中进了好些采女,五弟他颇受父皇宠爱,平日出入宫闱多了,少不得要看到那些采女。
他见得多了,难免心痒,他倒是不敢逾矩,但醉酒之后管不住那张嘴,诗兴大发,作了一首采女赋。
说是赋,可哪里是赋,简直是淫词艳曲,父皇看到了气得将那些采女都打发回家了,五弟也被禁足了好几个月呢。”
“是一百二十一日。”
闲王忽然竖手强调。
“是一百二十一日,你还记得这么牢!
能夺了你的美人,不能夺了你的自由,五弟你的至理名言嘛!”
敏王取笑道。
陆华浓也跟着笑了笑。
“不知奉阳王以为这些清倌如何?”
问话的是李正,李立的亲兄长,宰相李信的嫡长子。
李正与弘王同岁,素来稳重知礼,已是户部郎中。
户部与礼部大不相同,户部管着银钱,地位几与吏部相当,三十岁就能做到户部郎中这个位置,若非有淑妃姑姑和宰相父亲保驾护航,绝不容易。
在陆华浓以为,李立年纪尚轻,难免轻浮,可李正此人老成稳重,不该是酒色之徒,也不该问出这个问题。
不过人家是弘王的亲信,他问出了口,陆华浓就不好不答,于是他看了自己身边的小少年一眼,浅笑道:“小小雏菊迎风展。”
“好!”
闲王首先喝了一声,他嗓门太大,吓了怀里的小青一跳,受了好一顿软语的埋怨。
众人也跟着说好。
敏王瞥了敬王一眼,笑道:“没想到奉阳王卧床几个月,竟卧出了情趣来。
以前跟个呆头鹅似的,如今倒似风流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