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不能这样压榨童工!”
怎么什么事到他嘴里都能变一个样,新鲜词一个接一个。
康熙哭笑不得。
“其实我也不想总是在自家百姓身上想法子。”
胤礽偷瞄了康熙一眼,心念转动,嘀咕道,“若是能开海禁就好了。
海上贸易一本万利。
我们可以把东西卖到别的国家去,赚他们的银子。
用他们的钱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岂不更美。
我听说东瀛有很多银矿呢。”
康熙一顿,默然不语,陷入沉思。
胤礽觑着他的脸色,知他在认真思考,便不再劝了。
开海禁非小事,不能操之过急。
先提一句,让康熙心里有个底,再徐徐图之就好。
他相信自己的汗阿玛。
康熙不是一个坐井观天之人,更不自以为是,轻蔑西洋,觉得大清为□□上国,不必与之接触。
甚至他还养着好几个西洋传教士,更曾求学于他们。
所以胤礽对此事很有信心,且让康熙自个儿先想想,考虑一番。
于是胤礽收了话题,转而又谈起南巡来:“过路费用之事虽不可取,但我们有了这些洗漱用品,总能赚一波。
且水泥官道的修建若按我的提议办,借用商贾之财,可省下朝廷一大笔支出。
再有入冬后,汗阿玛您屯的青贮饲料就能派上用场了。
草原想要,总要付出点代价。”
康熙笑眯眯看着他:“所以?”
“所以,南巡之事不愁钱了吧!”
康熙嘴角笑意更大:“朕就算下令南巡,也没说要带上你啊!”
胤礽:!
!
!
瞳孔地震!
“你是太子,朕不在京中,你来监国也不错。”
胤礽:他才十岁!
监个屁的国!
胤礽转身就跑。
康熙:……
指着胤礽远走的背影,康熙与梁九功说:“看看!
越来越没规矩了!
满宫里头,也就他敢同朕置气。”
梁九功笑着给康熙奉茶:“这还不是皇上惯着。
太子才十岁,终究还是个孩子呢。”
康熙摇头:“十岁了还孩子?朕大婚的时候,也就比他现在大一岁!”
说到大婚,康熙不免又想到了赫舍里,叹道:“他之前不是说得头头是道吗?你去一趟,让他把今儿自己说的这些想法细细罗列出个章程,写成奏折呈给朕,写得好了,朕就带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