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页)

别的诸侯、一般的武将或许不能理解征战多年的曹操在兵力尚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仅以为损失了五万将士两场局部战争的失利就同意与劲敌刘琮和解。

但刘琮知道,曹操的死穴不在战场上,而在政治上。

这一次刘琮正是掐准了曹操的死穴才大胆的提出和解。

刘琮是穿越者,对于历史上的曹操研究过无数次。

历史上随着曹操权势的增大,政敌也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献三个女儿、杀伏皇后一家、诛孔融,如何平衡汉朝与自身的关系,耗费了曹操的许多精力。

不得不说,刘琮对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

目前曹操确实面临着内部个大世家的牵制。

历史上,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

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

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

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

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权摇摆不定。

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来看,他颇有已视江东为囊中之物的自大。

虽然刘琮的横空出世,历史轨迹发生了偏移,但消耗曹操经历的政治*斗争并没有消失。

而恰恰正是汉末的乱逐渐兴起了左右华夏上千年的门阀世家。

而正是这些兴起的门阀世家牵制了曹操,乃至将来的刘琮也会受到他们的制约。

这么多年以来汉室朝廷,虽然处于乱世,曹操却不敢轻视他们的力量。

更不能视他们为,可以随意欺负的昏庸文官。

或许有人以为,许昌汉室朝廷在曹操刀剑之下,瑟瑟发抖,何必惧之?

但是,只要稍许了解三国历史的人,点点朝廷各类大小朝臣,谁再敢轻视朝廷的能量?稍稍举几个例子。

譬如前司空杨彪,他相继代替黄碗为司徒,代替朱偶为太尉。

或许大家对杨彪这人有点生疏。

但是他儿子,也就是那个因为“鸡肋!

鸡肋!”

被曹操诛杀的杨修。

大家或许会有点印象。

杨彪,出自于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是汉末唯一一家,能够与汝南袁氏并列的名门大户。

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弘农杨氏。

亦是四世三公!

汉末之际,四世三公的豪门。

唯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两家。

尤其令曹操忌讳的是,不仅仅是弘农杨氏的巨大能量,更有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的婚姻关系!

杨彪的妻子,是袁术的亲姐姐!

即是说,司空杨彪,是袁术的姐夫!

他们扶持,相互牵制。

并不是刀剑就能将他们砍尽的。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