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你们看看就好,别拍照片,”
司机看了一眼正在拍照的秋兰,声音摇摇晃晃地传入我的耳朵,“反正你们万事小心就成。”
司机接下来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继续跟我们介绍村里的种种。
倒是一旁一起搭车的老婆婆,听到我们的对话后时不时地盯着我们看,那眼神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车子大概行驶了两三个小时,绕着巍峨的山体不停地转,转得我都快把吃过的东西吐出来了。
窗户外边就是悬崖峭壁,我轻轻瞥了一眼就看不下去了,脑袋直发晕,只能闭着眼睛养养神。
不过好在越往山里走,空气就越新鲜,山岚吹拂在脸上,炎热的夏季一下子都抛在了脑后。
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到深山避暑,这里绝对是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要不是想着来这里参加祭祀,心情肯定也很好。
下车之后,村口的土堆上坐着的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人,他朝着我们挥了挥手,正是村里面派来接我们的。
简单的汗衫下不难看出平时劳作而练就的精干身体,虽然身材不够高大,但却十分壮实。
通过聊天我们才知道,这个男人叫罗方勇,今年只有二十二岁。
罗方勇领着我们往村里走去,一路上不停有村民停下手中的活儿盯着我们看。
我曾经看过电视上那些探访山村的纪录片,村民们见到陌生人都会好奇地观察。
不过我总觉的村民看我们的眼神不像是好奇,更多的则是同情。
仿佛我们是三个即将送上祭坛的羔羊,最后一次出现在这些人的面前。
村里的路比山中平坦很多,秦初一手脚也放得开了,一直让我把附近的景色描述给他听。
还记得上次他跟我说过出去旅游的事。
现在倒是实现了,但却是以这样无奈的形式实现,世事变迁太快了。
我们此行就暂住在罗方勇的家里。
这边的建筑十分有特色,住房不是直接建在地上,而是立柱架楹,铺板为楼,这边人称之为干栏。
或者麻栏、木栏、吊脚楼。
这种建筑假如建在水边。
就可以防潮湿,建在山间,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十分具有科学性。
客房在前厅左角,只有一间,因为他们一开始只知道有一个人过来,没想到却来了三个人。
最后决定我和宋秋兰住一起。
秦初一则睡在罗方勇的房间内。
收拾好东西,晚饭便在他家吃。
罗方勇的母亲做了许多好菜。
热情地招呼我们吃饭。
他家里只有他和他母亲两个人住。
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在外地打工,自己和母亲则负责家里的农事,所以二十几岁的他在繁忙农事的锻炼下,看上去已经有四十几岁的光景了。
“嘿。
小罗,”
秦初一打趣道,“要娶媳妇儿了吧。
有没有心仪的姑娘?”
“嗐,秦哥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