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崇祯也穿着龙袍,缓缓往朝堂上走去。
此时的大臣们已经早早就守候在朝堂上。
崇祯缓缓坐上了龙椅,看着下面纷纷低着头的大臣们,很是好奇。
“怎么?你们低着头干嘛?没脸见朕吗?”
大臣们缓缓抬起头,表情严肃,仿佛谁欠了他们钱似的。
崇祯知道这些大臣都是因为捐献了家产,才会这样不高兴的。
顿时有点不高兴了。
“你们一个个摆着脸色,不就是朕让你们捐献家产了吗?你们世受国恩,现在危难之时,需要你们拿点出来,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朕的?”
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
“陛下息怒,我们已经捐献了所有家产,我们对陛下的决定,坚决支持!”
崇祯看着大臣们的表现,一直严肃的表情暂时缓和了一下。
“嗯,这样的表现才是我大明臣子的表现嘛!
你们今日捐献的白银,朕都让王承恩记下了,他日大明中兴,朕连本带息还给你们!”
大臣们心里一阵腹诽,等到大明复兴,谈何容易?
现在大明军阀,农民军,鞑子,哪一个都够大明喝一壶了,而且大臣们都知道崇祯刚愎自用,不可能中兴大明。
但是看着崇祯盯着大家。
大臣们不得不点点头:“陛下英明,我们一定与陛下一起中兴大明!”
崇祯很是满意,指着吴三桂的老爹吴襄。
“吴襄,朕命令你的儿子带领关宁铁骑回援京师,你的儿子在干嘛?还要朕拨付一百万两白银才开拔!”
吴襄战战兢兢,满头大汗,内心已经骂了吴三桂三千遍。
“陛下,关宁铁骑已经拖欠军饷八个月了,没有银子开拔,他们很有可能哗变,这都是犬子为了陛下着想啊!”
崇祯很愤怒,吴三桂分明就是为了自己。
当初松山大战的时候,吴三桂也是逃得比谁都快。
一想到这里,崇祯想将吴襄打入死牢,但是一想到吴三桂手握十万关宁铁骑,顿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吴襄,你有个好儿子啊!
朕打算嘉奖他守卫山海关的功劳,故决定派遣士兵,押运军饷五十万两白银前往山海关!”
吴襄顿时感动无比。
“微臣在此谢过陛下了!”
崇祯看着王承恩手里拿着账簿,问道:“王承恩,昨日朕叫你清点大臣们捐献的银子,登记好了吗?一共有多少白银?”
“回禀陛下,我们现在有白银八百万两,其中三百万是抄国丈的家得来的,其余的是大臣们毁家纾难捐献的,另外我们支出了50万两白银作为关宁铁骑的军饷,治疗鼠疫花费二十万两白银,招募军队,购买粮草,花费80万两白银,还剩下650万两白银!”
顶点小说
崇祯点点头,手里拿着650万两白银,足够维持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