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微臣当下派人去查,发现此等言论并非是少数几个人在说,流传性颇广。
尤其酒馆茶楼已隐隐可见谈论者。
甚至还传出……”
张吉午一顿,偷偷觑了眼康熙的面色,接着道:“传出六阿哥就是因牛痘死的。
更有许多说法。
一则说朝廷手中有两种牛痘,一种是真的,可预防天花。
一种是假的,接种后会感染天花。
六阿哥就是因为误种了第二种,才没挺过去。
“一则说朝廷的牛痘一直没研究成功。
先前所有皇室人员以及达官显贵接种的消息都是假的。
朝廷是故意借此使牛痘在民间大肆盛行,利用百姓来试药。
不论哪种说辞,都在怀疑牛痘,更是意指朝廷推广牛痘之举居心不良。”
胤礽冷笑出声。
这些流言毫无根据,甚至前后矛盾。
若朝廷有两种牛痘,为何不拿真的要拿假的?百姓全是大清的子民,全是大清的劳动力。
弄死他们对大清有什么好处?更别说,牛痘面世数年,效果可见。
第二种就更无语了。
倘若牛痘一直没有研制成功,需得百姓试药,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用于给胤祚接种?胤祚又如何会死于牛痘?
简直一派胡言,胡编乱造!
又细想,流言之所以称之为流言,不就是因为其胡编乱造吗?很多时候但凡用脑子捋一捋都清楚的事,偏偏有人会信。
而且人都有绵羊效应,从众心理。
就算你本来是不信的,可有人在你耳边说得多了,你身边信的人多了,你也会跟着跑。
后世义务教育盛行,能摸到电脑的,最差也有个中学文凭,就算如此,仍会被流言带偏。
上辈子娱乐圈造谣造的飞起,为什么?不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吗?不论多奇怪的谣言,但凡打上“知情人士爆料”
的字样,再使点营销手段,都会有人信。
更别提此时的读书人少,大多数百姓甚至连字都不认识,未曾接受过正规教育,对是非黑白的认知,以及事物表象内里的辨别十分匮乏,就更容易被煽动了。
胤礽脸色微变:“汗阿玛,六弟是在昨日未时末去的,今早流言便已传开。
可见对方在六弟出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出手推动。
他们如何得知六弟病逝的消息,且把时间掌握得如此精准?”
答案呼之欲出:痘宫有他们的内应!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