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号与“塞班岛”
号等4座第四代改进型海上基地(主要改进之处就是将模块船的数量由44艘减少到38艘,将动力模块船的数量增加了2艘,并且各模块船的标准排水量都有所提高,总吨位超过900万吨),以及“长兴岛”
号、“永兴岛”
号与“新兴岛”
号等3艘第三代海上基地组成的海上基地群到达中途岛以西大约1800千米处,并且正式投入作战使用的时候,共和国海军的3支主力舰队在掩护火力支援舰队对中途岛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高强度炮击后,在当天晚上就到达约翰斯顿岛北面,到达攻击瓦胡岛的海域。
只不过,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群并没炮击瓦胡岛上的珍珠港,以及附近几座岛屿上的美军基地,而是耐心的搜索着美军舰队。
24日天亮之前,原本还在威克岛附近为航空兵提供支持的航空舰队也到达了约翰斯顿岛西面,担负起了为3支主力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重任。
在这4支舰队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第三主力舰队与航空舰队。
作为在6月份才正式成军的最新的主力舰队,除了拥有8艘全新的“汉”
级主力舰之外,就连护航战舰也焕然一新。
在此之前,已经对“汉”
级主力舰做过简单介绍,即这种在大战期间设计,完全按照战时标准建造的主力舰不大将排水量提高到了10万吨以上,还采用了全新研制的大口径电磁炮,并且增设了更加先进的防御系统与更加厚重的装甲,使得战斗力与生存力都有了本质性的提高。
用战后的评价来说,与“秦”
级相比,“汉”
级在标准排水量增加不60%的情况下,综合作战能力提高了1倍多,若按作战效率计算,“汉”
级不但是大战期间数一数二的主力舰,还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战舰。
在众多性能提升中,最显著、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作战能力。
由此可见,共和国海军对“秦”
级的作战能力基本满意,唯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弹药携带量,提高持续作战能力,让主力舰摆脱“制海舰”
的身份,成为具有全面作战能力的“海上控制舰”
。
“汉”
级主力舰是一大亮点,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也是亮点。
被命名为“兴凯湖”
级(用来纪念共和国收回兴凯湖)、在大战期间设计与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巡洋舰除了增强舰队区域防空能力,增添巡洋舰版的“梅杜沙”
系统(主要是巡洋舰的电力供应能力远远比不上主力舰,也就只能采用输出功率小得多的主激光器,从而使得拦截能力大打折扣,只能通过优化火力控制程序来提高拦截效率)之外,最大的变数就是配备了专门为大型战舰开发的新一代450千克级电磁炮。
可以说,这种新式电磁炮还差点让包括“兴凯湖”
级在内的好几种大型战舰成为泡影。
从战术需求上讲,450千克级电磁炮几乎能够应付几乎所有作战行动,如果能够提高射程、配备新式弹药,甚至能够用来对付大型海面战舰。
在之前的海战中,用来发射“侦察炮弹”
就足以证明450千克级电磁炮的改进潜力与作战能力。
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将新式电磁炮的开发重点放在了900千克级上。
直到大战爆发前不久,一条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情报才让共和国海军决定开发新一代450千克级电磁炮,而这份情报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国海军很有可能在大战初期开发出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1000磅级电磁炮(事实证明,美国海军的2000磅级电磁炮的射程也就这个样)。
在雅浦海战之前,共和国海军在新一代450千克级电磁炮的开发工作上非常卖力。
随着雅浦海战打响,证明美国海军的1000磅级电磁炮的有最大程仍然在800千米以内,共和国海军顿时对开发新一代450千克级电磁炮失去兴趣,而各种在大战爆发后才进行详细设计的大型战舰也就因此受到影响。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新一代450千克级电磁炮,哪怕需要配备“梅杜沙”
系统,也只需要在原有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上配备更加紧凑、也就是输出功率更大的动力系统,完全没有必要按照新的标准建造新的战舰。
因为改装与按照原设计建造战舰,不但更加省钱,还更加省时,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舰队的战斗力,所以对海军有着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