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四章 战略转折点(第4页)

按照共和国海军在战后公布的相关档案,到2061年初的时候,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潜艇超过了100艘,是2060年初的2倍以上,且基本上都是排水量在15000吨以上的大型攻击潜艇。

虽然在数量上,美军仍然占优,但是按照1艘大型攻击潜艇的战斗力相当于3到4艘小型攻击潜艇计算,共和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美军。

毫无疑问,这种积极主动的围剿行动,对美军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灾难。

2061年第一季度末,共和国海军发起了代号为“死亡陷阱”

作战行动,首此向卡那封派遣大型攻击潜艇。

在持续45天的高强度反潜作战中,3支各由10多艘大型攻击潜艇组成的“水下舰队”

轮番出击,在卡那封西面500千米范围内的海域内击沉了近50艘美军小型攻击潜艇,以及数十艘小型反潜舰艇。

战役行动结束之前,3支“水下舰队”

里的30多艘潜艇还用重型巡航导弹攻击了卡那封,以及麦克劳德湖里的潜艇锚泊地,炸毁了美军辛苦建立起来的潜艇基地。

这次主动出击之后,美军被迫将潜艇基地转移到珀斯,并且在接下来的近4个月之内,没有在印度洋上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行动。

看得出来,主动出击确实是反潜作战的最佳手段。

用当时负责印度洋反潜作战的共和国海军少将吴为的话来说,最好的美国潜艇就是永远留在港口内的美国潜艇!

既然是主动出击,就必须提到另外一种作战平台,即战略轰炸机。

事实上,在2061年之前,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就已经在印度洋战场上以主动出击的方式协助海军执行反潜作战任务了。

早在2058年,即美军从印度洋撤退,成立第九潜艇战队(当时的称呼还是印度洋潜艇司令部)之后不久,共和国海军就提出了由天军轰炸澳大利亚西部主要港口,阻止美军潜艇进入印度洋的作战计划。

结合在当年发生的马尔代夫海战,海军的这一作战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总参谋部与最高统帅部的支持。

问题是,即便到2058年底,共和国天军也没有足够多的轰炸机来扩大作战区域,而且当时需要使用轰炸机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能把宝贵的作战力量放在印度洋的反潜行动上。

再说了,直到2059年,美军潜艇在印度洋上的破交行动才对共和国造成了明显压力。

正是如此,到2059年初,应海军的强烈要求,天军首次轰炸了卡那封。

受此影响,美军才从国内调来了一台重达4万吨的30米掘进机,在麦克劳德湖南面挖掘了两条可供攻击潜艇通信的“海底隧道”

,将麦克劳德湖变成了美军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最大的潜艇锚泊地。

事实上,在整个2059年,受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影响,特别是大陆战场上的影响,共和国天军在印度洋方向上的轰炸行动都不是很得力。

即便在下半年,战场局势有所缓和,因为要为部队换装,还得为2060年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天军都没在印度洋的反潜作战行动中做出太大贡献。

直到2060年,这一情况才出现了实质性的改观。

众所周知,2060年算得上是“大丰收”

的一年。

在这一年种,除了共和国军队在各条战线上收获重大战果之外,共和国的军事产能也达到巅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奇迹,比如在这一年生产的轰炸机就超过了1万架,几乎是美国的2倍。

正是有了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才能在各条战线上全面开花,肩负起更加沉重的作战任务,这其中就包括在印度洋上的反潜任务。

根据共和国天军的作战记录,在2060年,2000余架轰炸机在印度洋战场上消耗了大约3000万吨弹药,平均每架轰炸机投弹15000吨,即便按照每个架次投弹50吨计算,也相当于每架轰炸机每天出动1个架次。

仅从出动强度来看,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印度洋上的作战强度丝毫不亚于西南太平洋。

如此巨大的投入,收效也非常显著。

从战术上看,轰炸机部队的主动进攻行动可以分成2个阶段。

在2060年5月份之前,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人物是轰炸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港口、以及所有可以供美军潜艇活动的地区。

说得直接一点,这个时候,共和国天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主要战术就是用轰炸机去对付潜艇,以及潜艇基地。

从轰炸潜艇基地来看,效果还算不错。

在这短短几个月内,除了严密设防的卡那封与珀斯等地之外,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大部分港口都失去了运作能力,就连麦克劳德湖潜艇基地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美军潜艇的出动效率大大降低。

问题是,用轰炸机去对付潜艇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