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1章 耿超问策(第3页)

“突袭军团是先帝专为突厥量身打造的一把利刃。

当年牛刀小试,虽近全军覆没,却已然证明锋锐无比。

否则先帝怎么会仍以你为主将,扩充重建?如果后来不是突厥分裂,先帝顾忌诸王争位,加之为了积蓄国力,恐怕早就把重建的突袭军团拉上战场了!

如今这把利刃留给了新皇,我敢说也是新皇不怕与突厥开战的信心根源所在。”

“突厥人居无定所,突厥铁骑来去如风,这都是生存条件造就的民族特性使然。

所以自古至今,中华王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峙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守势。

大夏立国以来派驻朔方的统帅,同样都是老成持重、善守而不善攻。

当年的卫肃是如此,现任讨虏大将军曾英明亦是如此。”

“皇上虽然年轻,其实思虑缜密,十分谨慎。

有意用曾英明为盾,用耿兄为矛,以求攻守兼备。

而把董坚、李为两个老部下的四万精骑尽数归你统辖,一是为了尽量指挥顺手,二是对索力的打击决心,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耿超认同的道:“大战略由皇上做主,整体作战计划由曾大将军拟定。

我这方面的战术,想必还是以机动对机动,以攻对攻了。”

杨致摇头道:“也对,也不对。

兵无常势,不可一概而论。

亏本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能干。

须知大夏对突厥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力与人口,突厥绝对不会傻到与我们拼消耗。

耿兄此去,务求最大限度的歼灭突厥的有生力量,切记不可贪功好胜。

最好是在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条件下,再放手交战。

每战之后即刻转移,不可逗留。

势均力敌的对攻作战,应当尽量避免!”

“其实我说的这些,耿兄比我更清楚。

说白了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何必被小股突厥骑兵牵着鼻子走?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另遣悍将率领一支五千至万人的骑兵,打到索力的老窝里去闹腾!

借口都是现成的,索力不是推说东突厥的残兵袭扰吗?那好,我们派兵深入大漠的目的,就是为了帮你剿灭残兵余孽啊!”

继而沉吟道:“耿兄,利益才是两国开战的真正理由,借口从来都不是那么重要。

将帅之别,在乎顾一域者为将,顾全局者为帅。

自古为将而名垂青史者,史不绝书。

眼光之开阔,格局之大小,利弊之衡量,胜败之得失,进退之法度,算计之精准,有的人生来一点就透,有的人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方可领悟。”

耿超黯然道:“很显然,我是属于后者。

——杨兄,请相信,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

“今日你我所说,回京之后尽可如实奏报皇上。”

杨致笑道:“这样你不会感到为难,我也好做。

——来人!

置酒设宴!”

(未完待续。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