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辣椒没有进入中国前是古人的主力辣味之一。
用作调料的是芸香科食茱萸。
《本草纲目》载,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
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
扶留藤,古名蒟,属胡椒科,产于云贵川、两广等地,“气特殊,味辛辣”
。
最早见于史记,在《唐本草》亦有记载,是古代制作蒟酱主要原料,蒟酱也用于代指扶留藤。
蒟酱是古代非常珍贵的食物之一,甚至达到要走私的地步,蒟酱制法在明代后失传。
现代的蒟指的是蒟蒻,也就是mm们最爱的减肥极品——魔芋。
唐穿指南:对不住,本朝不供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天我们来八卦什么内容呢?
八一八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圣旨”
吧。
当您成功穿唐后,首先奔赴首都长安的太极宫或者大明宫正殿,列席参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
的壮观朝会场面,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但是如果您期待着在朝会上有一个大太监手捧背面写着“圣旨”
二字的金装玉轴,站在台阶上尖声尖气地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lablablabla——钦此”
,那您可就要失望了。
唐代的“圣旨”
,其实更常用的称呼是“敕旨”
,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无论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开头和“钦此”
结尾。
那么唐代敕旨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的穿越质量高、效果好,直接穿成了皇帝本人,再乱斗一番坐稳了皇位,下一步应该做啥?
应该先大肆封赏自己的亲属死党有功之臣对吧?顺便再把旧有规章制度里看不顺眼、对自己不利的重大条文修改修改?
这时候发出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种“制书”
。
具体说,下面还要再分三小类,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册书”
,是写在竹简上的——对,很有范儿的仿古风竹简——第二小类正经叫“制书”
,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什么的,写在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上;第三小类叫“慰劳制书”
,是颁发给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应该也是写在绢黄纸上。
这三类敕旨,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统称为“制书式敕旨”
。
一般格式如下:
——————胡编圣旨内容的分割线——————
门下:这里填圣旨内容,如:我老婆很彪悍我要封她当皇后张三跟我JQ浓厚我要拜他为宰相那个不准老子赖**上朝迟到的旧规章太坑爹了我要废掉,等等。
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