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司辰将麦子拉回去村里的晒谷场,将车斗子摇起来,卸货。
而后,又跑了两趟,在司建华帮忙下,将自家全部的麦子都拉了回来。
无论是牛车还是四轮车装麦子,码放时都是麦头朝里,让麦子一层一层压住彼此,这是一个力量的相互作用,彼此咬紧。
这年头,车斗子里码放麦子,是一门相当有学问的手艺。
司辰趁机赶紧跑回家,将脱粒机推了过来。
脱粒机下面有四个铁轮子,推着走,倒也方便。
后面跟来的万虹,抱着一大捆蛇皮袋子。
她还想留下来帮忙,司老太道:
“不用!
你快回去,看着娃娃们。”
村里的晒谷场,是集体使用的,很大,足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
旁边,就是村集体的大院。
每年到了农忙季节,人们抢收麦子、黍子、高粱、玉米等,都需要用到晒谷场。
并且,秸秆作物收回来,是需要铺开在地上,碾压脱粒的。
这年头,大部分人家都是牛马驴等牲畜,拉着石碾子,在上面一圈一圈地碾,脱粒。
效率很慢,牲畜还会拉粪便,还得跟在后面时不时清理一下。
一次碾不干净,还必须二次碾压,脱粒。
也有少数人家买得起拖拉机,或者村集体拖拉机给大家碾,就在车头后面挂着一个大大的石碾子,效率何止翻倍!
即便如此,有时候,一家一家的还排不上队。
因此,大家晚上都在通宵忙碌。
司家村这个晒谷场,就在村集体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