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东谷的许宅,有一对传统的巨型大蜡烛。
每根重达一吨。
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蜡烛。
“菜青虫”
,共有二儿一女。
长子名叫阿魏,次子名叫巴豆。
“菜青虫”
的丈夫,绰号“搭杰”
。
所谓“搭杰”
者,即“结巴”
之谓也。
也许写成“搭舌”
更贴切。
浙中方言,“杰”
“舌”
同音。
一个“结结巴巴”
的男人,居然生出了两个并不“搭杰”
的儿子,真是难能可贵。
有人怀疑,阿魏的生父其实是村里的另一位汉子——也即李萤火的父亲。
据说,迄今为止,仍显得小相的、爱打扮的“菜青虫”
年轻时,曾与村里的多个男人有染。
小队的时候,这阿魏就以聪明、勤奋、爱动脑筋著称。
那时,他几乎还是个孩子。
六月,稻谷的收获季节,学校放了暑假,他拿了畚斗,扫帚,外加一只“蛇壳袋”
,到田畈扫谷。
一般人扫谷,都只会捡拾一些掉落在地的谷穗,或打稻机在打谷时溅出去的不多的一些谷粒。
然而,阿魏每次到田畈,总是先找一些打稻机做文章。
夏天,稻谷的收获季节,打稻机一般总是“扔”
在田间,第二天,——有时甚至是好几天,打稻机要抬到另一处打谷,才会将打稻机抬走。
打稻机的背面有一块苫布,有的用麻袋,有的用篾片。
用篾片的还好,用麻袋或蛇壳袋的,就往往会有大量的谷物残留——要是完工后检查得不够细致的话。
有一回,阿魏竟然一下子从一台打稻机的破麻袋中,掏出了一蛇壳袋沉甸甸的金黄的稻谷。
背都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