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家谱是最没有公信力的,概因古时人们把出身得甚重,一旦穷人家脱贫致富,必要修家谱,找人帮忙上溯先人,为的就是给自家找一个撑得起门面的先祖。
君不见那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不让人说自家是“八辈贫农”
的事,特意找人修了家谱,把自家先祖的名头按到了南宋大儒朱熹头上。
一国之君尚且如此,可见当时民间对出身得有多重。
姜子牙的事迹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其名望,字子牙,为炎帝之后,本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被赐姓姜,封于吕地,并建立诸侯国吕国。
为吕氏始祖,后世从其封氏(根据先秦及之前胙土命氏男子称氏的规定),故曰吕尚。
据史书记载,姜子牙生于公元前56,死于公元前07年,寿至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
,俗称姜太公。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
(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
,辅佐文王,与谋“翦商”
。
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他的事迹还被人写成了小说,也就是那本著名的《封神演义》。
其后代甚多,而且姓氏也杂,有姜姓、吕姓、丁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亲族早已不可考究。
现在老人竟然说他是姜子牙之后,自然不能令其信服。
“你先别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老人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先祖的生平我就不多说了,想来你也知道不少,我要说的是有关他的子嗣的事。”
见老人要讲真东西了,姜成连忙正襟危坐,竖起耳朵用心倾听。
只听老人说道:“古书没有记错,先祖的确是活了一百多岁。
他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于齐,因而留下了齐国姜姓一脉。
不过后来齐国姜姓的王位被田姓取代,这一脉就流落民间四散开来,而且这姓氏也乱了,其中有恢复祖姓吕的,有继续姓姜的,有改姓丁的(因北方的姜与南方的丁同音),还有改姓故国名齐的……不过其实这些都不是先祖真正的子孙。”
“哦?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先祖的血脉!”
“啊?真的假的啊!”
姜成大惊,连忙问道,这可是上古秘辛啊!
老人神色有些古怪的说道:“你想想,在《封神演义》中,先祖出山时已经八十岁了,虽然真实的历史中先祖出山时并没有这么老,但确定的是,先祖的确是暮年方才出仕,效力于周文王,后来被封为齐国国君时已经**十了。
虽然先祖保养有效,身体依然康健,但一位**十岁的老人,你还能指望他有生孩子的能力吗?”
姜成听了脸色一囧。
是啊,就算姜子牙身体再好,但那时已经**十岁的年纪了,你还真能相信他可以“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成?再说了,那时可是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医疗条件都不达标,姜子牙能活一百多岁已经够逆天了,还能逆天到**十岁时还有那能力不成?
“所以,真实的历史是,那齐国一脉实际上是先祖过继了他徒弟武吉将军的孩子。
而先祖真正的血脉实际上早在他年轻时就留下了,而后一直留在民间,根本就未曾与齐国那一脉相溶!”
老人缓缓说着这一段秘辛。
“哦?这是为何?”
“这就是先祖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