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是植木枝盛的心智没有迷失在眼前的种种&ldo;进步&rdo;之中。
在1877年3月的一篇文章里,植木枝盛谈到了人们对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心态:&ldo;社会上有很多人轻信政府,完全把它当作了文明革新者,他们认为我国目前已经真正达到文明和进步了,看到眼前修起来的漂亮的学校、兵营和官署,以及铁道、电线、砖瓦和瓦斯灯等的设备,就过早地认为文明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为之欢欣鼓舞。
&rdo;
相比许多为日本帝国的&ldo;进步&rdo;感到欢欣鼓舞的人,植木枝盛看得更远,思虑更深。
在植木枝盛看来,&ldo;今天的政府既不是守旧者,也不是文明开化者,而是一个地地道道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政府&rdo;。
他说:&ldo;政府虽然平定了内乱,那也不过是极权政治的胜利罢了,不能算作国家的胜利。
政府禁止佩刀,诚然是一种文明风气,然而并没有代之以保护人身的法令,设立法院只是模仿西洋,实际上治罪依然采用野蛮的法律。
尽管政府制定了很多束缚人民的法令,可是就没有一个限制政府压制人民的法令。
这种片面的政策,难道称得起真正的文明吗?&rdo;
植木枝盛希望&ldo;政体的变革&rdo;,要求&ldo;实行君臣共治,废除政府之独裁,使人民掌握政权&rdo;。
他的这个愿望,直到日本被打败之前,也没有变成现实。
植木枝盛的愿望背后,是他对明治政权的独到认识。
在1878年左右的一份备忘录里,植木枝盛写道:&ldo;所谓维新这一改革,只是政府的变革,只是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发生的一次事件,与被统治者毫无关系。
德川政府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仍然是独裁政府,也就是专制的政府。
明治维新犹如要盖住房而盖成了监狱。
从前,把土地和人民归政府私有。
今天的政府虽然颁发了土地券承认土地为人民所有,却又滥用征收捐税的权力,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人民对此不发生疑问,也是很奇怪的。
这种情况,就等于把支配金钱的权力和修建工程一齐交给了承修人。
&rdo;
植木枝盛的眼光敏锐而又老辣。
对他这种一针见血的民权思想家,明治政府哪能坐视不管。
有段时间,常有密探跟在他屁股后面。
在1878年10月的一则日记里,他记下了自己被跟踪的情形:有两个密探,&ldo;不管远近,也不问白天黑夜,不论去洗澡或理发&rdo;,始终紧紧地跟踪着他。
俗话说的好,一好掩百丑。
对于一般人而言,得了实惠,容易丢了脑子。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植木枝盛那样敏锐、清醒。
眼前的&ldo;进步&rdo;,就足以使他们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