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驴哥再也压抑不住怒火,黑着脸转头就走。
文华国冲着他的背影,狠狠吐出一口浓痰。
这****的连日来耷眉扫眼,他早看不顺眼;方才军议,又连连揣歪捏怪,冷嘲热讽,要不是爷爷姓文,斗大的拳头岂能饶他!
邓舍很能理解黄驴哥的愤怒。
他也不生气,微微一笑:“既然大家都不反对,便请回去熟悉部伍。
大后天一早,准时出发。”
--
--
1,行枢密院。
管军机构,元初在一些行省设有行枢密院。
平定天下之后,行枢密院基本上都撤销了。
世祖忽必烈想以行枢密院来以分行中书省的权力,大臣竭力反对,作罢了事。
各行省驻军的调动指挥权,重归行省平章。
无皇帝特旨,平章以下官员,无权管理军政。
平章大多由蒙古人担任,少数有色目人,汉人不能担任。
元末战乱,元廷又开始在各行省设行枢密院。
2,辽阳行省佥行枢密院事。
正三品。
3,元朝军队数目。
元朝的军队总数大约在一百万人左右,具体数目无从知晓,因为“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
。
“虽枢院近臣职官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
,元朝百年,“内外兵数之多寡,人莫有知之者。”
“天下兵马数目,皇帝知道,院官儿里为头的蒙古官人知道”
,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枢密院的官儿和地方上的小官儿不一样,汉人是绝对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的,甚至在枢密院中无人,没什么军情时候,也是如此:元帝避暑上都,“旧制,枢府官从行,岁留一员司本院事,汉人不得与”
。
--元帝到上都避暑,每年都去,去的时间很长,一般半年。
自关铎陷上都,“焚宫阙一尽,元主不复时巡矣”
。
4,千户。
元制:上万户府统七千人以上,中万户府统五千人以上,下万户府统三千人以上。
千户、百户也分三等,皆如万户统军数目。
百户之下设牌子,编兵十人。
牌子头又叫十户长,又叫十夫长,也有叫九夫长的。
朱元璋充郭子兴亲兵时,担任过这个职位。
按实际管军数,宿卫亲军各卫指挥使和驻防各地的万户府万户,官阶是正、从三品;千户从四品到从五品;百户为从六品到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