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真姜还是老的辣。
刘太保,好一手借势打势、挑拨离间!”
--这计策看似高明,但刘福通的无奈与“痛”
,又有几人知晓?想当年,麾下百万、强将千员,纵横天下、无人能当,一力破十会;而如今,却竟为求一个生存,而不得不使出“阴谋诡计”
。
对真正的大英雄而言,这不是“荣誉”
,实为“耻辱”
。
可刘福通的不寻常之处也就在这里了:他宁愿受此“耻辱”
,可也绝不肯放弃“希望”
与“原则”
。
再受“耻辱”
,为的也是挣扎求生、以待来日翻身、扬眉吐气的一天;而即便再受“耻辱”
,却也绝不肯投降蒙元。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乃本色。
洪继勋评点项羽,认为他“刚极易折”
。
可若不是真的英雄、真的豪杰,怕也难以“刚极易折”
。
宁愿自刎乌江,也绝不肯投降敌人、面南称臣。
项羽是一个这样的豪杰,刘福通更是一个这样的英雄!
如今放眼天下,具有这种坚忍不拔、宁死不降特性的“奇男子”
,实在屈指可数。
无非也就刘福通、陈友谅两人而已。
如果是在原来的历史中,或许还可以加上王保保。
如张士诚、方国珍之流,“竖子成名”
罢了。
……
几句感叹,抛开不言。
只说从安丰来的使者宣读过圣旨后,得了邓舍的准信儿,“待探查清楚察罕的下一步动向后,便遣军南下,借兵给安丰”
,高高兴兴地回了朝。
又不两日,海东通政司的情报便快马送到邓舍案头:“安丰已下旨金陵,问朱元璋借兵、借粮。”
身在益都,遥想金陵,朱元璋接旨的时候会是何种心态?定不是欣然从之,十拿十稳进退两难。
邓舍端起茶碗,遥遥举杯,抿起嘴角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