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说士会同寿余济了黄河,望东而行。
未及里许,只见一位年少将军,引着一队军马来迎,在车上欠身曰:“随季别来无恙?”
士会近前视之,那将军姓赵名朔,乃赵相国盾之子也。
三人下车相见。
士会问其来意,朔曰:“吾奉父命,前来接应吾子还朝,后面复有大军至矣。”
当下一声炮响,车如水,马如龙,簇拥士会同寿余入晋去了。
秦康公使人隔河瞭望,回报康公,大怒,便欲济河伐晋。
前哨又报:“探得河东复有大军到来,大将乃是荀林父郤缺二人。”
西乞术曰:“晋既有大军接应,必不容我济河,不如归也。”
乃班师。
荀林父等见秦军已去,亦还晋国。
士会去秦三载,今日复进绛城,不胜感慨。
入见灵公,肉袒谢罪。
灵公曰:“卿无罪也。”
使列于六卿之间。
赵盾嘉魏寿余之劳,言于灵公,赐车十乘。
秦康公使人送士会之妻孥于晋,曰:“吾不负黄河之誓也!”
士会感康公之义,致书称谢,且劝以息兵养民,各保四境。
康公从之。
自此秦晋不交兵者数十年。
周顷王六年,崩,太子班即位,是为匡王。
即晋灵公之八年也。
时楚穆王薨,太子旅嗣位,是为庄王。
赵盾以楚新有丧,乘此机会,思复先世盟主之业,乃大合诸侯于新城。
宋昭公杵臼、鲁文公兴、陈灵公平国、卫成公郑、郑穆公兰、许昭公锡我,并至会所。
宋、陈、郑三国之君,各诉前日从楚之情,出于不得已。
赵盾亦各各抚慰,诸侯始复附于晋。
惟蔡侯附楚如故,不肯赴会。
赵盾使郤缺引军伐之,蔡人求和。
乃还。
齐昭公潘,本欲赴会,适患病,未及盟期,昭公遂薨。
世子舍即位。
其母乃鲁公女叔姬,谓之昭姬。
昭姬虽为昭公夫人,不甚得宠。
太子舍才望庸常,亦不为国人所敬重。
公子商人,齐桓公之妾密姬所生,素有篡位之志,赖昭公待之甚厚,此念中沮,欲候昭公死后,方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