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说周景王十二年,楚灵王既灭陈蔡,又迁许、胡、沈、道、房、申六小国于荆山之地,百姓流离,道路嗟怨。
灵王自谓天下可唾手而得,日夜宴息于章华之台,欲遣使至周,求其九鼎,以为楚国之镇。
右尹郑丹曰:“今齐晋尚强,吴越未服,周虽畏楚,恐侯有后言也。”
灵王愤然曰:“寡人几忘之。
前会申之时,赦徐子之罪,同于伐吴,徐旋附吴,不为尽力。
今寡人先伐徐,次及吴,自江以东,皆为楚属,则天下已定其半矣。”
乃使薳罢同蔡洧奉世子禄居守,大阅车马,东行狩于州来,次于颍水之尾。
使司马督率车三百乘伐徐,围其城。
灵王大军屯于乾溪,以为声援。
时周景王之十五年,楚灵王之十一年也。
冬月,值大雪,积深三尺有余。
怎见得?有诗为证:
彤云蔽天风怒号,飞来雪片如鹅毛。
忽然群峰失青色,等闲平地生银涛。
千树寒巢僵鸟雀,红炉不暖重裘薄。
比际从军更可怜,铁衣冰凝愁难著。
灵王问左右:“向有秦国所献‘复陶裘’,‘翠羽被’,可取来服之。”
左右将裘被呈上。
灵王服裘加被,头带皮冠,足穿豹舄,执紫丝鞭,出帐前看雪。
有右尹郑丹来见,灵王去冠被,舍鞭,与之立而语。
灵王曰:“寒甚!”
郑丹对曰:“王重裘豹舄,身居虎帐,犹且苦寒,况军士单褐露踝,顶兜穿甲,执兵于风雪之中,其苦何如?王何不返驾国都,召回伐徐之师;俟来春天气和暖,再图征进,岂不两便?”
灵王曰:“卿言甚善!
然吾自用兵以来,所向必克,司马旦晚必有捷音矣。”
郑丹对曰:“徐与陈蔡不同。
陈蔡近楚,久在宇下,而徐在楚东北三千余里,又附吴为重。
王贪伐徐之功,使三军久顿于外,受劳冻之苦,万一国有内变,军士离心,窃为王危之。”
灵王笑曰:“穿封戌在陈,弃疾在蔡,伍举与太子居守,是三楚也。
寡人又何虑哉?”
言未毕,左史倚相趋过王前,灵王指谓郑丹曰:“此博物之士也,凡《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无不通晓,子革其善视之。”
郑丹对曰:“王之言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