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第1页)

“良渚到底有多辉煌?”

陈翰不免在心里自问。

距今5300年,这是个神奇的时间段。

好像全世界的文明都在那一瞬间爆发了。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完成统一,形成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权国家。

苏美尔人在美苏布达米亚南部平原建立起了城邦文明。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化。

而在中华大地上,钱塘江北岸的良渚文明出现了。

而良渚,现在更是受到举世瞩目。

刚才,陈翰听到了一则最新消息。

在良渚古城以东20多公里的茅山遗址,发现了80余亩成片水稻田。

其中东西向的灌既水渠,南北向的红烧土田埂分割出一垄垄整齐的稻田,令人叹为观止。

多余的粮食对于文化、文明的形成,是最主要的条件。

说直白一点,吃饱了才会有文化、才会有文明。

良渚古城目前出土的碳化稻谷,总量达到20-30万斤。

如此大规模的水稻种植,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具。

5300年前,当其它农耕文化还在使用未耜这种类似于今天的铁锹的工具,一锹一锹翻土地的时候,良渚文明的前身崧泽文化,就已经使用经过技术改良之后的分体式石犁。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

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实际上,同时期中国其它地区的文化聚落,也会种地,但是大多是使用动物骨骼或者石头做的铲子(古人叫未耜),一铲一铲挖地种东西。

严格来说那不叫“农耕文化”

,那叫“园艺农业”

,说白了根本不可能上规模,也无法养活一个城市上万的人口。

而良渚不同。

20-30万斤的碳化稻米能留存到5000多年后的今天,说明良渚的食物储存非常先进,并且产量非常的大。

至少一个农仓就能有二三十万斤粮食的库存,这说明良渚当时粮食很富裕,农耕作业规模很大。

而大规模农耕的对水利工程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

而修建水利工程,势必需要一部分人脱离粮食生产,去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且需要有组织领导者来管理。

这就是文明即国家最初产生的原因。

良渚的水利工程非常宏大,虽然单条大坝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宏伟”

,至少没有埃及金字塔看着那么牛。

但是实际上,良渚11条大坝的工程量,也堪比埃及金字塔。

良渚的水坝,需要一万人专门建设十年时间。

这么大的工程量,说明良渚文明在5300年前,有非常强大的农业基础,高产出的粮食生产,大量的粮食储备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劳动力脱离粮食生产去做这类工程,有集权统治可以组织和领导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是良渚作为国家文明的重要支撑依据。

良渚文明拥有巨大的土石结构内城墙和外城墙,其被最早发现,还是1969年2月11日,农历新年前6天,美国的锁眼卫星拍下了一张俯瞰良渚的照片。

当时是冬天,植被凋零,又值革命年代,开发建设并不是主要社会活动,地貌基本保持完好,良渚古城墙以及水坝系统被清晰地显示了出来,这帮助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已经实现了城乡分野,农业聚落全部位于城外,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

良渚古城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城中的交通主要是河道,交通工具主要是舟船。

之前,对于整座城市的规模估计,是比较保守的。

热门小说推荐
我为王

我为王

误把口令红包,发给了班主任没想到她竟然这样...

洪荒之大师兄

洪荒之大师兄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拉,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拉,大师兄,三师兄被妖怪抓走拉,大师兄,看你的拉。...

小妾不吃素

小妾不吃素

本书简介丨那些无厘头丨一曲烟雨唱扬州,一支飞天彩衣舞,看女主怎么玩转古代!没有红楼习气,成不了一代名姬,那咱就做个红楼老板娘!夜上海椅子舞旗袍秀斑斓灯光,欢快曲调,这个古代不寂寞!丨宫廷事儿丨太后慈祥,给咱撑腰,咱谁都不怕!演戏出生,坐过龙椅,逛过故宫,小小皇城咱怕啥。郡主武艺高,拉拢做保镖还有个师父是毒老。丨情事儿丨王爷的妃子?不,你只不过是个怀孕的工具。王爷,您就爱上我嘛。本王心有所属。‘王爷本王对你没兴趣丨霸王事儿丨王爷找个青楼想放松,女主袖口挽起,内内的,老虎不发威,你丫不知道什么叫悲催!家门暴妻,人生凄凄。王爷无力对天号子啊,带我走吧...

英雄联盟之英雄冢

英雄联盟之英雄冢

千年风霜磨一剑,九州吹雪冻天寒。剑光如电气如虹,月落长空霜满天。这是英雄的故事,是剑的故事!纵横天下一剑,疾风之道无双,且看孤城塑造的英雄人物纵横大陆,结识天下英豪,敌万人不败!诺克萨斯?祖安?虚空生物?剑下亡魂尔!所谓强大,便是无人可敌,无人可战,无人可匹!疾风剑刃斩天下,纵横万古傲苍生!...

重生之寒门长嫂

重生之寒门长嫂

重生之寒门长嫂由作者优昙琉璃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寒门长嫂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